第A52版:@海都全媒体/网聚
3上一版  下一版4
 
62年前教育经仍不过时
路遇“新手女”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组1952年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近日在微博、论坛上热传,不少家长感叹
62年前教育经仍不过时

海报指导家长,如何让孩子理解﹃生死﹄的含义
 

N海都网记者 翁海霞

海都网讯“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对于死,小孩会害怕,你可以比喻说,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近日,一组1952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被网友翻出,在微博、论坛上热传。不少家长在微博上感叹,虽然已过去62年,但海报上的这些教育理念,仍有指导意义。

不避谈生死 强调勇敢、好奇

记者注意到,这组儿童心理教育海报共4张,主题分别为:勇敢、好奇、嫉妒、生死。

第一张海报谈的是“勇敢与惧怕”的关系。海报鼓励家长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比如:“破皮出血不喊痛,从小要有勇气”,“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不要让他怕黑暗”。

第二张海报谈的是“好奇心”。海报强调孩子把书本撕烂,并非有意破坏,也可能是好奇,可以给他一些能够拆卸的玩具,满足他的好奇心。

第三张海报谈的是“妒忌与公平”。海报提醒父母,要给予兄弟姐妹同等的关爱,做到公平,孩子们之间才不会妒忌。

第四张海报谈的是“生死”。海报提醒家长,孩子问到死亡时,父母不能避而不谈,可以依照孩子的理解能力,用比喻的方式解读死亡,比如告诉他,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让孩子明白“死是生命的停止”。

网友:收藏海报,学习育儿

不少网友收藏了这些海报,认为这些海报虽然是62年前的,但教育理念却很“先进”。

比如,福州一位家长就表示,儿子只有3岁,每次摔倒,他第一时间去扶,看了海报,意识到“勇敢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应该放弃过度保护,让孩子脱离成年人的羽翼,自己去面对。此外,让孩子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会保护自己,也是让他们学会勇敢的一个方面”。

还有网友指出,海报在谈论“生死教育”时,理念非常睿智。如今,很多家长往往回避“生死”这个话题。其实,如今网络很发达,孩子们获取这些资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正确引导。比如孩子问“妈妈是怎么把我生下”时,家长可以适当引入性教育。

教育专家:传统教育理念要传承也要改进

福州一家早教机构负责人介绍,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勇敢”、“尊重”、“好奇”等品质,仍然是教育的重点,因此62年前的“老海报”没有过时。除了海报上的内容,还有一些传统教育理念也流传至今,比如提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

但他也指出,教育孩子,还要与时俱进,过去的教育方式有不少可取之处,但有些地方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需要。比如:以往不少长辈在教育孩子时,很少尊重孩子自己的观点、个性,但随着社会进步,现在的孩子知识面更宽、个性更强,长辈们应该尊重他们,而不是用“填鸭式的教育”,去灌输一些理念。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