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3版:教育/小记者
3上一版  下一版4
 
演完话剧又看电影 作文课太好玩啦!
活学活用,看小记者怎么说服老妈!
□教育资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完话剧又看电影 作文课太好玩啦!
12期海都小记者入门课程上周末完美开局
郭老师邀小记者现场演绎《夏洛的网》
 

N见习记者 许毅栋 海都记者 李建芳 实习生 陈玮 文/图

海都讯“爸爸拿着那把斧子上哪儿去?”“上猪圈去”……上周六上午,海都二楼会议室传出这样的对白,虽声音稚嫩,语气却是惟妙惟肖,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孩子们在里面演话剧呢!

在第12期海都小记者的名师作文课上,海峡儿童阅读中心研究员郭晓莹老师,带着小记者阅读《夏洛的网》、《我要大蜥蜴》、《苏菲的杰作》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从精阅读入手,感受文字的魅力,让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也为12期小记者入门课程打造了完美的开局。

演话剧体验书中人物心理

课堂一开始,郭晓莹老师便指定了王宥等三位小记者,分别扮演美国名著《夏洛的网》中的弗恩、爸爸以及妈妈。“父亲”的威严与慈爱、“弗恩”的据理力争、“妈妈”的严厉,在三位小记者的演绎下显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在场其他小记者的阵阵掌声。

“大家能否告诉我,弗恩为了说服爸爸,对话里一共用了几种方式?”郭老师进一步启发小记者。“将心比心”、“博取同情”、“谈判”、“拖延”……每个孩子都从对话中找到了“弗恩”的方法。小记者们这才领悟,原来每一个对话都是一个回合的交锋,短短几句话中,“弗恩”已经和“爸爸”在是否留下“落脚猪”这件事上对峙了几个回合!

郭老师说,希望小记者能通过这场简短的演绎,在对话、动作、神态中了解人物的心理,感受弗恩的着急。

赏电影文本与电影谁更好?

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全面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郭老师特意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电影版的《夏洛的网》,并让孩子们说说文字和电影的不同点。

翻译不同、场景不同、时间不同、人物出场顺序不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电影与文本的区别,同时还将心中有关两者的优与劣阐述出来。“文字更好,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带给我们想象空间。”小记者齐嘉萱率先抛出自己的观点。但小记者王昶皓却不这么认为,“但是看电影更轻松,也简单易懂……”

郭老师总结说,文本细腻,电影直观;文本富有想象,电影简单易懂……不知不觉中,小记者们也学会了思考,懂得如何提炼自己的观点。

郭老师把《夏洛的网》和《我要大蜥蜴》结合起来学习,当我们向家长提出请求时,可以用“感动法”、“可爱法”、“谈判法”、“恶心法”等“奇葩”方法,让我大开眼界。

——12期海都小记者 杨骐羽(茶园山中心小学六年级)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