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政事/权威发布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从田头到餐桌 让百姓吃得放心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他还曾表示: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我省连续14年将此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织就食品“安全网”
从田头到餐桌 让百姓吃得放心

厦门如意蔬菜种苗高科技园,工人把番茄苗嫁接在茄子苗上,抗病力强,可减少一半农药的使用
 

N海都记者 章微 文/图

核心提示

如今你在福州大超市买肉,输入包装盒上的安全溯源码,从养殖到销售的信息,一目了然。这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正在我省逐步建立推广,为市民的餐桌拉开一张从种养到加工、流通监管的“安全网”。

这张食品“安全网”早在2001年就开始编织。当时,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任组长的“餐桌污染”治理战役在全省展开。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整治餐桌污染的省份,如今已连续14年将餐桌污染治理列入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经过14年努力,我省获得一份靓丽的成绩单: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2000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从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7.4%。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福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镜头一:最大金针菇工厂 全程无农药

“我们的金针菇全程无化肥、无农药,可生吃!”厦门如意情集团董事长陈珠凉一边说一边现场生吃起刚“收割”的金针菇。

该集团的金针菇工厂(位于厦门翔安区)一天生产金针菇250吨,约占到全国金针菇产量的7%。11月6日,记者来到这个全国最大的金针菇工厂,通过透明玻璃看到,自动化的生产线上,自动拌料机和机械手左右开弓,把玉米芯、米糠、麸皮、啤酒糟等原料搅拌成培养基,自动装瓶、打孔、封盖、130℃灭菌,然后植入菌种,最后进入智能化人工模拟生态环境的生育室,培育出金针菇。

陈珠凉说:通过全封闭、无菌的环境,金针菇接触不到病虫害和病菌,所有生产用水都是净化水,完全不用打农药,保证金针菇的绿色、无公害。

在如意蔬菜种苗高科技园,工人正熟练地把番茄苗嫁接在野生茄子苗上。因为茄子苗根系发达,且抗病力更强,可减少一半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镜头二:蔬菜筐筐检超标就销毁

“李惠玲,莴苣,农残超标,销毁。”

“蔡丽英,菜胆,农残超标,销毁。”

……

11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厦门中埔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的电子公告牌上,检验不合格的蔬菜和商贩被一一“点名”,并公示处理方式。

而从前一天夜里11点开始,夏商农产品检测检验站的检测员郑金武就已经上岗,对市场里的蔬菜展开农残“筐筐检”。他们先使用农残速测卡,可以在10分钟内,检测出蔬菜的农残是否超标。如果发现超标,蔬菜还有一次“上诉”机会——送入检验站内再次用精密仪器检测,一旦“定罪”,立刻现场剁碎销毁,绝对不让“有毒”蔬菜流入市场。

夏商食品安全监督办公室副主任曾海珂说:“菜农们都已经习惯了我们的这种工作模式,当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都睡在旁边等待,如果醒来后发现面前的菜不见了,他们就明白自己的菜没有通过检测,也十分配合。”

中埔农贸市场还是厦门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郑金武还要带领同事对市场的水产品进行检测。星辉国际海产品负责人叶文庆开玩笑对记者说:“我希望检验员少来,但是他们天天来(检测),有时一天还来两次。我们非常害怕检测不合格被下架,只有更努力从货源上把关。”

夏商农产品检测站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批发市场内自律农残检测,是全国第一家企业自发进行不合格农副产品销毁的检测机构。夏商农产品检测站(室)分布在厦门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和商超,年检测量达60万批次。

镜头三:猪肉“身份证”可查源头

11月5日,福州东二环永辉超市福新店,市民小陈拿起一盒猪肉,在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台上,输入安全溯源码,产地、屠宰场、出场时间、交易时间、销售商……一目了然。而在查询台不远处墙上的“猪肉检疫报告栏”里,显眼地贴着猪肉“三单”:定点屠宰场肉品出仓单、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单、瘦肉精残留检测合格证明单。小陈说,无论哪个途径,都让买肉吃肉的人放心。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说,安全溯源码好比猪肉的“身份证”,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所有溯源。不仅猪肉可溯源,扫扫超市内预包装食品的条形码,也可追踪溯源。

这种给食品上“身份证”的做法正在我省逐步实现。2007年,我省工商部门就在全国率先开展肉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如今,建立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

揭秘:我省严把食安系习近平倡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且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而这项食品放心工程源于时任省长习近平。

原任省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钟安平回忆说,2001年,新华社接连刊发了两条省外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看后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此后,一场餐桌污染治理战役就此在全省打响。

钟安平还记得,在一次全省治理餐桌污染专题会议上,习近平动情地说:“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着失职。”

至今,福建已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省率先全部由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全省县城以上城区和主要城镇全面实现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率先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甲醛速测点;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历经14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建设,放心食品从田头摆上了我省人民群众的餐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