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高敏 实习生 张炳琼 文/图
海都讯 喜欢阅读古籍的福州“70后”万山,从2008年至今制弓30多张。聊起北京六旬翁廖师傅近日制造出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万山说,弩其实就是在弓的基础上加托把与扳机,“但我只专注于弓”。
痴迷武侠小说的万山一直对“弯弓射大雕”的场景充满向往。2008年的一天,他一时兴起,想自己动手制弓。第一张弓做了4个月,一拉,断了。第二次花了8个月,还是不能用。万山不甘心,上网找资料,后又转从书本中寻求帮助。有时为了一本古籍,他跑遍福州旧书摊。《开工天物》、《梦溪笔谈》、《考工记》,都是万山的枕边书。虽然这些书籍上没有制作弓箭的详细记载,但其中的只言片语成了万山考据的对象。
2009年,万山又做成一张弓,终于有了一个月的寿命。万山现在已经成功做出了30多张弓,其中一把还被内蒙古的射箭手买来用作比赛使用。
万山说,每张良弓的制作都需要超过100道工序,单是制作弓胎的竹子就要干燥两年。打磨,定弓形,上弦,调弓,各种细节,都是时间的考验。
制弓需要的材料,如竹子、牛角、牛筋、木头等,也是样样讲究。买来的竹子质量不如意,万山就带着锯子在竹林里挑,谈好价钱就自己锯下。买来的胶可承受的弯曲度高,万山便自学传统手法,用鱼膘熬胶。
看着史书里,薛平贵靠着震天弓“三箭定天山”,项羽的霸王弓不畏冰火……万山梦想做出这样的良弓,为此常常一做就到凌晨一两点。“如果一道工序没做好,几天都很难受,像心被掏空了一样,要缓很久。”对于万山而言,制弓虽辛苦,但就像培育孩子一样,酸甜苦辣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