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9版:社区/坊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榕城步行族 健身减压两不误
鸟笼悬半空
旧时籴米藏“猫腻”
药桶种青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时籴米藏“猫腻”

旧时人们到米行籴米(资料图)
 

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海都讯 籴的读音是(dí),本义是买米,引申为买入。

年过古稀的齐上志先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福州,他说,小时候,餐桌上的副食比现在少得多,米饭作为主食,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解放前,贫苦的老百姓要吃上一点好白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于“籴米”,还有不少特别的回忆。

齐先生说,他小时候会跟在大人背后,去米店里面籴米。当年的米店有两种,一种是位于城郊的米店,这种米店靠近农家,村里会把稻谷送到店里代加工,就是机械碾米,只收加工费。也有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店里少量买一些米。另外一种是城里的米店,都有固定供应的粮商,在台江还有专门运输粮食的码头。

解放前,富贵人家是不会到米店籴米的,因为一些有信誉的米店,对有钱人家固定供应大米,一般是送米上门。这样的米店米价高,城里用咸菜配饭的底层百姓是吃不起的,他们会去一些小米店,或者找市场上的米贩子。当年,就有不良的米贩子在米中掺假,有人会在米中加入稻谷壳。有人会在米中掺入白色沙粒。据说,还有人在米中掺水出售。穷人们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新中国成立后,私人米店都变成了国营粮店,百姓籴米才没有再受欺骗。

感谢齐先生提供线索,奖3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