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君的呼吸机有着落了
路边“艳遇”那可是仙人跳
父亲摔笔 笔芯插入女儿眼球
司机打电话碾死女骑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江姑娘患病无力呼吸,父母为她捏呼吸球送气续命4年,本报独家报道后,爱心读者、单位争献呼吸机,爱心款超9万元
小君的呼吸机有着落了

虽然经历了不少苦难,但乐观的小君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N海都记者 章微/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昨日一早开始,福州连江郑钦鹏的手机短信不断响起,提示银行卡上有新的捐款到账,其中最大一笔3万元,最小一笔10元。截至昨晚8点,本报读者的爱心捐款超过了9万元。而从昨早开始,海都热线95060铃声也是此起彼伏,众多读者拨打热线,争献呼吸机。

昨日本报独家报道了连江姑娘郑小君因罕见病肌无力无法自主呼吸,父母日夜捏呼吸球为她续命,4年来捏破了十几个呼吸球(详见11月28日海都报Y01版《父母自制呼吸机为女续命》)。小君的遭遇感动了广大读者。消息见报后,爱心像滚雪球一样向这一家子汇集。

热心读者争献呼吸机

昨日,本报接到省妇联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基金会徐女士说,连江的华侨老太太陈依梅生前是个爱心人士,常年资助我省公益事业。她分别在80岁、90岁生辰时,捐款各10万元助学。上个月老人过世,又遗捐了10万元。陈依梅老太太的儿子看到海都报关于郑小君的报道后,表示愿意把老人生前用的呼吸机捐给小君。

随后,记者联系上陈依梅老人的儿子刘先生。他告诉记者,母亲生前乐善好施,他看到海都报的报道后立即想到家中闲置的呼吸机。若能帮助到小君,母亲在天之灵定会欣慰。

另一位读者刘先生也致电海都热线95060,要将家中进口的呼吸机捐给小君。要捐助家中呼吸机的还有傅先生、林女士等爱心人士。

记者将这些读者家中呼吸机的图片发给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初筛,遗憾的是,这些呼吸机都不适合小君。医生告诉记者,小君已没有力气呼吸,那些罩在口鼻处的无创呼吸机不适合小君。小君的气管已经切开,必须使用有创的呼吸机,把呼吸机接在插管上,给小君供气。

一天汇集9万元爱心款

除了争献呼吸机,更多读者则通过捐款来传达爱心。

郑小君的爸爸郑钦鹏说,截至昨晚8点,爱心款已经超过了9万元。

前天傍晚,郑小君在附一医院换过插管后,已出院回到了连江蓼沿乡后坂村老家。由于气管插管,她基本无法说话,她只能通过父亲转告记者,大家对她的帮助,她无以回报,唯有好好活着。

“小君一整天都在笑,她是打心眼里高兴。”郑钦鹏说,小君患上的“包涵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医学还无法医治。若哪天小君不幸走了,他也会把呼吸机捐给有需要的人。

乡政府今日采购呼吸机

“你们能不能跟家属商量一下,也跟读者商量一下,这台呼吸机由我们蓼沿乡来采购。”昨日,记者接到连江蓼沿乡党委书记杨文建的电话。他说,他们今天就行动,在连江县政府的支持下,今天连江卫生局、蓼沿乡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连江县医院医生会一起到福州,配合附一医院的医生采购有创的呼吸机。购买呼吸机的钱由乡政府负责筹措。

郑钦鹏跟家人商量后,同意由蓼沿乡政府购买呼吸机,而爱心读者捐给小君的钱,他们将用于小君的后续治疗。因为如今小君每年的医疗费约要2万多元。

目前,附一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已在选购合适小君的有创呼吸机,以期小君能早日用上,不用再依赖人工按捏的呼吸球。

□记者手记

生命不能承受的呼吸之重

初见小君那天是感恩节(27日)。你能感觉到小君对父母浓浓的感恩。因为气管插管,她说话费力,声音嘶哑。她说了好几遍,我才听清楚:“我想要呼吸机,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我想爸爸妈妈休息一下。”

因为肌无力,人类赖以生存的呼吸,对于小君来说是多么沉重。小君也十分清楚自己的病,但她还是笑着和记者打招呼,嘴角眼里满是笑意。这笑里有她对生活的爱,对父母的爱,对社会的感恩。

采访中,妈妈一直捏着呼吸球,每一次的用力挤压,都将生命的能量传递给小君。她说:“4年前,那次重病,医生就说孩子可能会死在医院,回不去了。但我们小君多活了4年多。我们不愿也不会放弃。”

因为读者的援手,小君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大爱和大善面前,生命不能承受的呼吸之重突然变得轻松起来。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