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及社会舆论,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互联网舆论。这种将网上舆论等同为社会舆论的倾向极为片面,遮蔽了人们对社会舆论的全面理解。
不可否认,互联网让社会舆论更加容易被“看见”或“听见”。但社会舆论部分移师网络空间,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从现实社会中抽空了。中国有13亿多人,而网民只有6亿多。即便这些网民再有舆论能量,也不能说他们的声音就等于当下中国的社会舆论。那些“网外之民”的态度和意见,也是社会舆论不该遗忘的一部分。
更何况,网上舆论并不是社会舆论的简单复制,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舆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有三:
一是网民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差异。网民与“网外之民”在年龄、学历和收入等方面的结构差异,相当程度上导致舆论表达上的分殊,各自产生的舆论面貌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二是网上的声音受到双重逻辑的规约:即受到网下逻辑和网上逻辑的复合作用。所谓的网下逻辑,即网上的声音多是受到网下现实问题的诱致乃至引爆。所谓网上逻辑,则指互联网的“极化”和“放大”机理。
三是现实社会的舆论表达多是在可控空间中运转的,其变数和风险相对较小。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若把网络舆论简单等同于社会舆论,显然有失偏颇。那么,如何打捞“网外之民”的声音呢?
一是须从对网上舆论的单恋中走出来,“网开一面”,自觉倾听网络空间之外的声音。
二是运用科学的民意调查手段和方法,将“失声”的那一半“网外之民”的心声打捞出来。(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