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今日时评·政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僵尸官微别跟了潮流丢了形象
局长夫人值夜班
南科大明年在闽招生35人
学点技巧放心做好事
研究生考试 一科1200元“包过”?
挂庙匾倒渣土还得请监管“真神”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僵尸官微别跟了潮流丢了形象

 

N练仁福

背景:继政务微博之后,政务微信又成了一个新潮流。(详见本报今日Y01版)

它的好,很容易理解。如可以代替行政机关服务窗口,动动手机就可办事;遇到了难题,24小时均可留言咨询求助。但要把它搞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实中,有些政府部门只是为了政绩加分,跟风开通;有的为了“加粉”,甚至下任务要求员工关注转发;还有的要么开通了不发,要么发一些单位内部简报、领导讲话、信息动态,充满着官腔官调,自己都不愿意看。假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政务微信就会慢慢丧失威信,失去政府网络问政的价值。

谈解决的办法,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目的,搞明白为什么要搞政务微信,为什么人服务。答案很简单,政务微信作为连接政民的桥梁,目的就是为方便公众办事,提升政府公信力。所以,亲民是首要的要求。

要做到亲民,在内容上,你得考虑老百姓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比如行政单位,就要创造条件方便民众办证办事;得考虑披露更多的决策信息,更好地听取民意。司法部门,就要更好地宣传普法,利用平台答解法律咨询。如是医院,要提供专家咨询与挂号服务等等。而在语言上,同样得放下身段,平等地与公众交流互动,而不是自说自话,或者高高在上地说教。要亲民,还得在老百姓有困难有需要时,及时出现答解帮助,而不是只见人问不见人答。

最后,制度也很关键。既然微信开起来了,那么怎么考核,转发量阅读量如何认定,都应该有相应的奖惩机制。这样就不至于开了等于没开,沦为僵尸微博、僵尸微信,从而直接损害有关部门的对外形象。

从电话,到电子邮箱,再到微博、微信,看似一个比一个方便,但技术再牛掰,还得看使用它的人,有无一副便民利民的热心肠。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