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郑靓/文 黄启鹏/图
海都讯 昨日凌晨1点,夜已深,气温5℃,这是福州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和往常一样,陈依姐小心翼翼地钻出被窝,唯恐吵醒了仍在酣睡的女儿,开始新一天的忙碌。陈依姐穿上厚实的羽绒服,戴上过冬“三件宝”——耳罩、手套、护膝,蹬着三轮车,顶着寒风,赶往北三环路蔬菜中转站批发菜。
此时,整座城市正在沉睡,而北三环路上的蔬菜中转站,却已经人头攒动,一车车新鲜的蔬菜正在卸货,一批批小菜贩正在精心挑菜……
海都记者凌晨1点到7点,跟着陈依姐体验小菜贩子的生活,感受其间的艰辛和充实。
“冷点蔬菜易保鲜”
“冷点也比台风天好,蔬菜易保鲜。”蔬菜中转站里,批发商沈老板也全副武装,手耳膝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在沈老板摊上挑菜的陈依姐,除了穿厚羽绒服,毛线帽上还顶了一盏节能灯,“(挑菜)不看清楚怎么行”。
“土豆不能泛着绿色,香葱的葱白要白一些。”今年41岁的陈依姐,说起挑菜来头头是道,“现在顾客都挑剔了,只有挑最好的菜才能卖得出去”。
陈依姐说,每天凌晨1点到3点,她雷打不动地蹬着三轮车过来批菜,冬天冷虽然辛苦,但每天批完菜到早市开张的这段空隙,她还可以睡上一个小时,“夏天人们都喜欢早早地出来买菜,4点就得起床准备,冬天可以睡到5点”。可即便如此,她每天最多也只能睡5个小时。每挑一会儿菜,陈依姐就得站起来捶捶腰,她告诉记者,因为腰痛,没办法久站。
稍微闲下来时,陈依姐看记者冻得瑟瑟发抖,便在路边点起一堆火,拉着记者一边暖手,一边闲谈。
“为了孩子上学,辛苦些也值了。”陈依姐说,女儿正在上六年级,孩子每月的开销是头等大事,为了省点钱,她和女儿住在一个小单间里,外出务工的丈夫回来了,也蜗居在这。
“每斤菜顶多挣3毛钱”
一斤大白菜,从海峡批发市场出来时售价0.38元,辗转到了菜摊可以卖到1.2元,翻了三倍多,可陈依姐能挣到多少呢?她的回答是,“撑死不到3毛。”
陈依姐告诉记者,二级批发商经手后,她可拿到的批发价涨了几毛不说,批来的菜叫做“毛菜”,不剥去外层的叶子是没有卖相的。而这些剥去的和卖不完剩下的损耗,对陈依姐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夏天的菜要是没及时卖掉,一筐得扔半筐,心疼得要死。”
陈依姐的摊位摆在古城农贸市场大榕树下,每月500元的租金,对于她来说也是大项,“不过有了固定摊位,生意会好些”。陈依姐说,5年前她总是挑着菜到小区附近卖,常碰上自产自销的农户,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
陈依姐最大的压力来源于超市和餐馆。据了解,不少超市都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少了中转程序,具有价格优势,时不时进行促销,足以让陈依姐的摊位冷清几分。而餐馆是买菜“大户”,“虽然他们总说不需要太好的菜,可压起价来,也是够呛。”
“不过只要自己多努力几分,讨一份生活还是可以的。”说着,陈依姐爽朗地笑起来。
12小时三棒接力
昨天下午,记者又来到福州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下午4点到晚上8点,是市场最繁忙的时段。
“最北的,是来自内蒙古的土豆;最南的,则是海南的四季豆。”批发商张锦标一边忙着称重装袋,一边向记者介绍江苏的大白菜,山东的线椒和茄子……在不足20平方米的档口内,来自天南地北的蔬菜“齐聚一堂”。
而档口前三辆并排的货车,正忙着卸下6万斤的本地菜——长乐白萝卜。张锦标说,白萝卜是冬天最走俏的菜,但这么多萝卜啥时候能卖完,他心里也没个准数,“早时11点,有时也忙到凌晨1点才收摊”。
海峡蔬菜批发市场的林经理介绍,市场每日的成交量在2000~2500吨左右,其中本地菜占30%,更多的是外地菜。即便是从最遥远的内蒙古来的菜,从地头摘下到装进市民的菜篮子,也只要48个小时。“从北到南的路上要耗费36个小时,剩下的12小时,是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还有菜场零售商间的一场接力赛时间。”
运菜货车“前脚”一落地,二级批发商贩的“后脚”就跟了进来,选好各色菜品搬上自己的小货车,就开始忙着为数小时后的夜市做准备,等待菜场小贩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