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天下/海峡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赛德克年底启动部落游
台北评“三靓工地”
台医界“五大皆空” 八年后恐现“医荒”
“圆仔”将独立生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探访台湾部落体验传统狩猎文化
赛德克年底启动部落游

电影里饰演莫那·鲁道二儿子的巴万·内勇(右)向父亲学习射箭技术
海都驻台记者 陈金兰
 

1930年发生的台湾少数民族抗日事件——雾社事件,导致赛德克人口锐减,几尽灭族,传统文化严重流失。为了寻找这段历史,当年雾社事件参与者的后裔郭明正,最近20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事件真实过程的资料。另有一群赛德克人一代接一代,努力而艰难地传承着部落传统文化,并试图走出一条融入现代旅游业的新路径。在台湾“原住民委员会”的组织下,大陆驻台记者日前重访雾社事件的历史遗址,并深度体验和见证赛德克人的传统狩猎生活与融入现代的努力。

后人讲述雾社事件

日前,记者一行实地走访了雾社事件爆发地南投县仁爱乡雾社街。自从2011年电影《赛德克·巴莱》放映以来,经常有人前来凭吊。

“莫那鲁道抗日纪念碑”位于雾社街道,园内绿荫蔽日,非常幽静。赛德克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的石雕像英挺地矗立在石阶前。“我刚才用赛德克语向莫那·鲁道介绍说,大陆记者一行来采访您的英勇事迹。”向导郭明正说完,在墓前敬上一根点燃的香烟。

因不满日本人长期以来苛虐暴政,1930年,莫那·鲁道率领周边六个部落1000多人联合起事,于雾社公学校运动会上袭杀日本人,事发后立即遭日本武力镇压,几遭灭族。“仅剩的298人被迫从1000多米的高海拔山区,迁到50公里外的川中岛,不少人承受不了失去家园的痛苦而选择自杀或逃亡。雾社事件对赛德克人的巨大伤害,让活下来的人惊恐未定,无人敢再提起。”今年60岁的郭明正是赛德克人,也是雾社事件参与者马赫坡部落的后裔。

郭明正说,他祖父正是电影里砍断吊桥阻止日本人杀进部落的那名战士。事件过后,祖父藏身于其岳父部落,但还是被日本人抓去并受到连续三天的严刑讯问。尽管侥幸逃过一劫,但祖父从此绝口不谈这件事。

为了重拾失落的部落文化,郭明正曾花20多年采访部落长老,终于慢慢还原了事件的发生经过,并出了多本书记录赛德克文化与雾社事件。

青年传承传统文化

雾社事件发生后,赛德克的部落文化流失严重。近年来,有识之士开始重拾部落文化,仁爱乡南丰村眉溪部落的依勇·巴万就是其中一位。《赛德克·巴莱》电影里面所有的弓、箭、背篓都是由他制作的,他的大儿子巴万·内勇也在电影里饰演莫那·鲁道的二儿子。

“传承部落文化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如果我不来接棒,就有可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巴万·内勇原是一名高山向导,两年前有感于父亲对部落文化的坚持,毅然返乡,向父亲学习部落文化。

眉溪部落是一个宁静悠闲、拥有大批原始森林的赛德克部落。近年来,兴起的部落文化游让巴万·内勇隐约看到了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开辟出融入现代的部落游新商机。

“经过两年的筹备,我们将在年底启动2天1夜的赛德克部落文化深度体验游。”在巴万·内勇的规划里,游客可以走进部落,体验赛德克人的传统生活、文化、艺术和美食,勇敢的人还可以到深山密林里体验传统狩猎生活,设陷阱抓野猪。

在相关机构的帮助下,赛德克人还恢复了“年祭”与“播种祭”,复建了消失已久的传统谷仓、半穴居且冬暖夏凉的家屋。“到时候,我们将以赛德克传统歌舞、篝火、美食,热情地欢迎大陆游客的到来。”巴万·内勇说。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