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上周六上午,东南眼科医院青光眼俱乐部活动如期举行,该院青光眼专科吴蔚林副主任给大家作了一场青光眼科普讲座。他告诉大家,青光眼早期常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等到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才会引起注意,或是通过体检或看其他眼病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而此时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青光眼也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针对患者最关心的治疗方式,吴蔚林副主任表示,由于青光眼病因还不明确,目前还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情的进展,尽量保护视力。青光眼早期可以用药物治疗,当药物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时,则需要手术或者激光治疗。
青光眼是“视力的小偷” 好发人群定期专项检查
讲座中,东南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吴蔚林副主任介绍,青光眼是一类眼内压力超过眼内组织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引起视神经损伤的疾病,它对视盘和视野都有损害,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青光眼列为第二大致盲眼病。与第一致盲眼病白内障不同的是,青光眼对视功能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即便手术治疗,也无法让失明的眼睛复明。
青光眼患者由于眼压升高,会有眼胀、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晚上看灯出现彩虹样光晕等症状。但是,在青光眼早期,这些大家熟知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者不出现,患者往往等到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才会引起注意,而此时早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青光眼有“视力的小偷”的称号。临床中,不少青光眼患者是通过体检或看其他眼病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吴蔚林副主任表示,年龄大于40岁,高度近视,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是青光眼的好发人群,要定期做青光眼专项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用药物还是做手术?根据病情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不少患者问,青光眼可以用药物治疗,有时候医生又建议手术,那么该如何选择呢?
东南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吴蔚林副主任说,无论哪种类型的青光眼,目前都无法完全治愈,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好眼压,阻止病情继续进展。早期青光眼可以用降眼压的药物进行治疗,需要提醒的是,青光眼必须终身用药,不可自行改变医嘱,还要定期随诊。门诊中,很多患者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得怎样。不合理的用药会耽误治疗。
“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时,则需要手术治疗。”吴蔚林副主任解释,青光眼主要有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前者主要是因为前房角狭窄或堵塞,使得房水排出受阻,从而导致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开角型青光眼则是因为房水产生太多,或者排除受阻,引起眼压升高。青光眼手术正是为了解决房水排出的问题,就像疏通下水道一样,或疏堵,或引流,或重建通道,或减少房水生成。手术的方法有用激光,也有传统的滤过性手术,还有引流装置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等。
青光眼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但如果能够在疾病初期发现青光眼,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就可能避免青光眼带来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建议青光眼病人,听从医生劝告,积极争取早期有效的治疗,争取将视功能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问答
眼压正常怎么也是青光眼?
在讲座中,一位读者说,他因为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时,查出有青光眼,并且发现视野有损害,目前正在治疗。他问,眼压正常也是青光眼吗?
吴蔚林副主任回答,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症状之一,但也有“特例”。有部分患者,眼压值处于正常范围,但已经出现视神经损害,这种“正常眼压青光眼”特别容易被忽视,往往来就诊时,视功能已经严重损伤。他劝告这类患者,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眼压正常而忽视病情,一定要认真治疗。
另外,还有部分患者眼压高于正常值,却不发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这类“高眼压症”的患者,应该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青光眼排查,一旦发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就应及时治疗。眼压高的人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做到情绪稳定,不着急、不发脾气,保持乐观的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用眼卫生,不熬夜;慢跑可以降低眼压;喝水时要小口多饮;不能吹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