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巾帼电缆班 地底“茉莉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巾帼电缆班 地底“茉莉花”

维修地下电缆时班,长洪燕要第一个下井,最后一个上地面
维修有小腿粗的电缆时,对几个女队员来说不是件易事
 

N海都记者 侯希辰/文 肖春道/图

感动理由

国网南平供电公司,有一支福建唯一的“女子电缆班”。27年来,5名娇弱的女人每天都要钻进又闷又臭的窨井,穿行城市的地下,与沉重、危险的电缆打交道。如今,她们平均年龄已45岁,从花季少女到奶奶外婆,手上厚厚的老茧,见证着她们27年的岁月足迹。

她们说,如果女人如花,那么她们就是茉莉花与狗尾草的结合,“姐妹们干起活来就像狗尾草一样坚强,再苦再累,我们都要去拼闯。虽说工作很辛苦,身上衣服都很脏,但我们性格就像茉莉花一样,淡雅清香。”

蛰伏地下 点亮人间

早上7点,冬日里的南平延平区水南街,寒风刺骨,卸下一车的电缆和施工工具,“女子电缆班”5名女工额头已微微有汗。

合力搬开几十公斤重的井盖,检测井里的空气后,在2米多深的电缆井中架好竹梯,在行人有些诧异的眼光里,5名女工下井了,“下面有电缆接头破损,附近小区停电,得马上修好。”

海都记者跟随她们来到城市的地下,狭窄的窨井里,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虽然架设了排风扇,还是异常闷热。井里布满各种管线,人只能踩着淤泥,弯着腰行走。沿着缆线,女工们一点点地排查,娇小的身影,趴着、跪着、蹲着是她们的日常工作姿势,身上蹭满了尘土。特别是路面上开过大车时,传到地下井里的震动,让人胸口发闷。

时间不长,记者已是大汗淋漓。“现在是下井施工最舒服的时候。”班长、47岁的洪燕说,“要是夏天下到井里,温度比地面至少高5℃,真像进了烤炉一样,身上的汗没停过,再加上流到井里的污水、粪水,人戴几层口罩都会被熏得想吐。”

队里的小妹、41岁的洪玉美说,经常下班后刚化好一个美美的妆,想和朋友们聚聚,一个抢修电话,就得换上工作服,赶到现场,钻进又脏又臭的电缆沟,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妆花了,人也变丑了,变黑了。”

找到破损点,剥铜缆、包线头,她们巧手如飞,“电缆外皮,一刀下去,必须准确地下到外半导体的三分之二处,差1毫米都不行。”洪燕说,虽然电缆粗重,但接电缆头需十分精准,“我们工作时不能戴手套。”

她们伸出了双手,上面布满了老茧、皱纹和裂口,“队里姐妹们平均年龄在45岁,而我们这支女子电缆班已经成立27年,手上的老茧就是27年的年轮。”

一年300多天 呆在地下电缆沟

抢修完出井,已是下午1点多,顾不得擦去脸上的尘土,5个人瘫坐在路边。“有次满身泥从井里爬出来,一位大爷看了我们半天说,‘原来你们是女的啊,真了不起,能干男人的活。’”50岁的大姐郑云英笑嘻嘻地说。

在路边扒拉了几口盒饭,又一条抢修通知发来,她们急忙赶去。“遇到自然灾害,作为电缆抢修队,我们都要冲在最前面。”洪燕说,2010年“6·18”特大洪灾,南平地区电力设施大面积损坏,“我们翻山赶到220千伏马站变后坡,已经是晚上,正下着暴雨,山坡上的泥石往下滚。”她们跳进积满泥水的电缆沟里,一边清理淤泥一边寻找电缆故障点,“‘轰’的一声,山体发生滑坡,我们差点被掩埋。”

“我们5个姐妹彼此鼓劲。”洪燕说,等受损电缆修好时,天已放亮,“我们再一看,每个人都成了泥人,忍不住笑起来。”

为保证按时供电,对女子电缆班来说,加班加点施工的情况并不少见。“说起来,我们每个人都亏欠家人太多。”洪燕说,她一年中至少有300天都呆在地下电缆沟里。她记得,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时,丈夫出差,她又接到抢修任务,只能把女儿一个人放在家里。女儿却很懂事地告诉她,“妈妈,你去吧,家里还有很多哥哥弟弟陪我,冰箱、电视、空调都比我大是哥哥,钢琴、古筝比我小是弟弟啊!”

一路上,记者听到许多这样的故事。2012年农历小年时,班里还在工地上铺设电缆。刚完工,班员吴美剑就急忙赶到医院,原来她10多岁的儿子这段时间住院。儿子懂事地说:“妈妈,我没事,你工作这么累,不要老惦记着我。”吴美剑忍不住放声大哭,抱着儿子直说对不起。

有爱美的心 才会爱这工作

夜色渐黑,一天的抢修任务即将结束,记者想去帮忙抬电缆,却发现沉重的缆线,压在肩头发痛。“30多米长一条,有近千斤重,姐妹们抬起来稍不注意,就容易闪了腰。”班员赵秀玲说,1984年成为一名女电缆工时,就知道这份工作“干的是男人的活”,那时有一个念头,不要被男同胞给看轻了,啥苦都吃得了。

傍晚6点多,女子电缆班回到厂区,5个女工换上了美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有爱美的心,才会喜欢上这份给别人带来光明和美丽的工作。”洪燕相约着姐妹带着家人去逛街,她说特别喜欢看街头灯火辉煌,那时心中总会升腾起一股满足感和成就感,“会忍不住说,这里那里的线是我们布的,而我们就像接生一样,让电缆有了生命”。

临别时,郑云英说,明年她就要退休了,可以回家好好照顾外孙。更让她高兴的是,做电工的女儿要接她的班了。郑云英的女儿说:“小时候觉得妈妈和阿姨们工作又苦又脏,现在才知道,她们是真正的女人,她们的坚韧,是现在很多女孩没有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