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恭璋 汤先增/文 黄孔瑜/图
关注理由 福州桔园二路人行道改造,施工方福建省中大工程建设公司(以下简称福建中大)违规施工,直接在原有大理石地砖上铺设新地砖。此事经海都报持续报道后,引起福州市建委、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重视,已对福建中大和监理单位福建闽华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进行通报批评(详见26日A50版、27日A9版、28日A1版和29日A1版)。
昨日上午,福州市建委约谈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下午,福建中大副总经理赴海都报说明此事。他代表公司感谢海都报监督,并向市民诚挚道歉。同时,该公司已经处理相关责任人,项目经理停职,施工班组开除。业主方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也将对福建中大进行经济处罚。
今起,本报推出“邀您举报街头‘问题工程’”专栏,市民拍下或录下“问题工程”发给本报,最高奖励2000元。
市政工程管理处 将对福建中大经济处罚
金桔二路改造工程项目,全称为福州市芦滨路(金桔路—凤岗路)改造工程,业主为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行政主管部门为福州市建委。目前,福州市建委已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对业主现场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昨日上午,福州市建委约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桔园二路改造全线暂时叫停,违规单位福建中大正在对施工路段进行返工整改。桔园二路改造工程重新开工时,业主单位会严格管理,要求监理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核实,报检后才能再进行施工。
昨日下午,福建中大副总经理翁海辉来到海都报,就桔园二路人行道地砖改造违规事件进行解释说明。他说,前日下午,公司负责人在得知该事件后,马上成立专门小组,对未按图纸已施工完成的人行道路面进行全面返工,预计到今日,施工就会结束。
翁海辉说,公司感谢海都报监督,向福州市民诚挚道歉;同时公司已经处理相关责任人,对项目经理作出停职处理,对施工班组作出开除处理;欢迎海都报和市民对该公司的项目进行监督。
昨晚,记者获悉,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将根据合同相关条款,对福建中大进行经济处罚。
上渡路人行道 也现铺地砖“猫腻”
连日来,海都报报道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有市民反映,在旧地砖上直接铺新砖的做法,不只出现在金桔二路,市区其他路段也有这种施工方式。
昨日下午,根据市民反映,海都记者来到上渡路南台新苑玫瑰园小区前路段。现场众多居民称,该路段白改黑施工已完工2个多月,在人行道施工中,他们确实发现,工人没有挖出原有的四角形地砖,而是直接在此基础上铺设沙土,然后铺上现有的长方形新地砖。
随即,海都记者使用工具将一处位于道路边沿的地砖挖开,很快,记者就发现,挖开新地砖后,往下是一层厚约一两厘米的沙土,这层沙土挖开后,果真就露出厚约5厘米的正方形旧地砖。
现场市民说,他们此前就感觉这样的施工方式不对,询问现场施工人员,这样是否符合规范,但工人们则回应,这样没问题。直到看到海都报报道后,他们才确信,这种施工方式是不对的。
对于该路段人行道施工是否违规,海都报将继续关注。
旧地砖上铺新砖 省钱省时投机取巧
昨日,记者就“旧地砖上铺新砖”的施工方式,咨询了一市政道路施工方面的业内人士,该人士说,由于没有看到施工图纸,无法判定上渡路人行道的施工是否存在违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旧地砖上直接铺新砖,可以省下不少经费。
该人士说,首先,拆除旧地砖是一个耗费人力的工程,现在工人一天的工资都要两三百元,人工成本很高;其次,是旧地砖的运输、处理费用;第三,沙土费用,旧的地砖挖走,就要铺设有相同高度的沙土以填补这个空间,以上渡路为例,旧地砖厚度5厘米,其若是挖走,就要铺设5厘米厚的沙土,加上沙土的运输,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综上所述,对于施工方来说,在旧地砖上直接铺新地砖,省时省力还省钱。
□快刀短评
街头“折腾”的背后
人行道的地砖好好的,又要撬掉重铺;马路沿的条石未破损,又要换新的;道路反复开膛,“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如此类的折腾,在榕城屡见不鲜,这背后到底有何深层原因?
有知情人透露,这类工程一般是由部门提出申请,上面审批后拨款,部门再将工程“交给”施工单位。这类工程虽然不大,但也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影响的是市民的生活。所以,公众有权质疑,有权监督。
街头市政设施,破损了当然要修,但事先应该由专业机构来评估,并公之于众,而不是由部门说了算。
工程需要多少钱,也需要严格的审核与监管。去年12月,华林路路面翻修,短短1公里,部门说要1000多万元,海都报曝光后,降为647万元。没有审核与监管,难免叫价“虚高”。
工程完工后还要审计并将结果公开。
只有这样,才能使榕城街头的“问题工程”越来越少。
征集令
举报街头“问题工程”最高奖2000元
连日来,福州诸多市民致电海都报热线95060,称赞海都报监督有力,引起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以免出现一条“豆腐渣”人行道。市民说,此类的街头敲敲打打施工频频,质量可能存在监督盲区,希望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排查,要求施工单位“精细化施工”,不出现“修修补补又一年”的财政浪费。
即日起,本报邀请市民举报街头“问题工程”,一同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市民如果遇到街头的“问题工程”,可以拿起手机或相机进行录像;也希望专业的业内人士,包括土建专家等参与监督,为本报报道提供技术支持。
市民拍摄到照片或录像,请以彩信或微信形式发给本报95060,或上传至新浪、腾讯微博并@海峡都市报或者@海都网。海都记者一旦核实工程存在问题,并给予曝光,将给予提供线索读者最高2000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