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社会/警法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人小孩防丢宝典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小孩防丢宝典
年关防偷、防抢的同时,别疏忽了家中老小的安全
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民警展示特殊家谱
给老人挂上信息牌,方便老人走失时寻找
▲本报记者试用电子定位产品
市面上的一些电子定位产品
网络资料图
 

N海都记者 吴臻 曾会文/文 黄启鹏/图

海都讯 年关到了,市民不仅需要“防抢年”、“防扒”,还需要“防丢”。耄耋老人、总角小孩,他们因年纪太大或太小,常常忘了回家路。据福州仓山警方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12月份,辖区就接到老人或小孩丢失的警情三十多起。仓山三叉街派出所民警黄德水,仅去年一年处理的丢失老人或小孩的警情就多达二十几起。

有什么好办法“防丢”吗?今天黄警官给我们讲了几个靠谱的好法子,家有老人小孩的朋友,赶紧看仔细了。

创新宝典

特殊的“家谱”

优点:信息集中、查询便捷缺点:使用范围受限

“总共470人,打印出来有95页。”黄德水拿出一本厚厚的“家谱”向记者解释,这份特殊的家谱是仓山三叉街派出所辖区内村东社区的老人谱。黄警官说,作为一个老社区,村东社区老人居多,频频出现老人丢失的事情,有五六名老人还有痴呆症等病史,属于“惯丢”,“一年之内走失次数最多的有十几次”。

为了方便老人丢失后找回来,警方将村东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年纪、图像、住址,以及沾亲带故的第一、第二联系人及其电话号码,都一一采集、编录。“有了这个‘家谱’,我们找丢失的老人时方便了很多。”黄警官说。

黄警官说,由于“家谱”只是登记了村东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其他辖区的老人丢失时,这个“家谱”就不管用了。因此,他提出一个设想,建议把“家谱”做大,让更多地方建立这样的联网信息库。

传统宝典

实用的信息牌

优点:实用、方便、经济缺点:易丢、易损

黄德水说,防丢措施中,最常见的是使用信息牌。这种信息牌主要是纸质的,制作成一小块,写上老人或家人的名字、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可以挂在老人的脖子、手腕上,或者缝在衣服上、放在口袋内等,“最好是把信息牌过塑,不容易损坏”。

黄德水说,一名来自四川广安的80岁老人江明方患有痴呆症,跟着小女儿住在仓山油毡厂一所民房里。小女儿秦女士是名环卫工,每天忙于工作没法一直在家,江明方老人多次外出丢失。“来福州8年了,母亲只会讲四川话,这两年开始常常忘记怎么回家。”秦女士说,母亲去年就丢了七八次,都是在民警的帮助下才找回来的。

“信息牌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容易丢失和损坏。”黄警官说,信息牌是纸质的,取下后容易遗失,用久了也容易损坏,“由于江明方老人属于‘惯丢’,我们曾给她制作了两次信息牌,最后都被老人弄丢了,现在还得重新弄一张”。

但作为最实用、最经济的防丢法宝,黄警官还是建议家属,给老人孩子身上挂张信息牌,并让他们牢记一名至亲的联系方式。

科技宝典

电子定位系统

优点:时时跟踪、精确寻找缺点:易消耗电、相对昂贵

“使用科技手段防丢的,目前还很少。”黄德水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定位手表、手机等科技设备,价格相对昂贵,还容易消耗电量,不能确保丢失后还存有足够的电量。还有一点就是,使用这些高科技的一般是小孩,老人较难学会使用。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儿童智能定位手表最高价需要4398元,最低价只要199元,销量最好的几款价位是300多元。黄德水说,“可以时时跟踪使用人的位置,对于寻找丢失的老人或者小孩来讲更有效。”

福州张先生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因他忙于工作,就给女儿配置了一款智能定位手表。“使用手机的话担心她在学校会用于其他,影响学习。智能定位手表不仅可以满足定位需求,又不影响她的学习。”张先生说,定位手表通过基站或混合定位,定位范围可以缩小在百米内。

温情宝典

远亲不如近邻

优点:温情、人多力量大缺点:随机性大

黄德水说,仓山三埔巷70多岁的陈依姆患有痴呆症,家人担心她出去后走丢,平时都让依姆待在家中。一天中午,陈依姆家人忘记关门,陈依姆便抱着一个板凳溜出了家门,家人浑然不知。

一个邻居看到陈依姆独自走在巷子里,又不说去哪里,马上找到老人的儿媳妇。家人不知老人何时出门了,于是赶紧沿着邻居指的方向寻找,最后在另一个小巷子里找到茫然的老人。

“在一个小区住久了,邻里彼此熟悉,有老人或小孩走丢,热心的邻居都会第一时间给家属提供信息。”黄德水说,不足的是遇到的随机性很大。

警方提醒

除了患病等原因,有的老人小孩,是因为过于孤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才会离家出走。因此,希望家人能多抽出时间陪陪老人、小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聘请保姆或将老人送至养老院等,有效避免老人小孩丢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