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文体/星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何振梁:没有文化的体育只能是野蛮体育
国际奥委会为何振梁降半旗3天
杨扬:难忘何老给我上的第一课
这辈子只给郑晓龙写剧本
刘翔:为我颁奖,我没哭他哭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振梁:没有文化的体育只能是野蛮体育

何振梁(资料图)
 

N汪大昭

海都讯 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什么?何振梁以自己多年与国际奥委会同事交往的心得,逐步深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他在主持国际奥委会文化委员会工作时,利用多种场合和机会,经常向人们阐释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教育的本质属性,指出没有文化的体育只能是野蛮的体育。

他早就提出淡化金牌意识

在中国体育界,何振梁很早就提出淡化金牌意识。何振梁曾说,奥林匹克运动绝不是要培养“竞赛机器”,而是通过体育这一载体,通过尊重规则,培养真正有高度公民意识的社会成员。

何振梁曾经多次在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亲手为中国运动员挂上奖牌,真诚表示祝贺,也多次在演讲和论坛上强调弘扬奥林匹克运动要重视对年轻人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当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体育大学邀请他担任客座教授,何振梁欣然接受。我国女子羽毛球前世界冠军李玲蔚就是他的博士生之一。何振梁谦虚地说,自己的学术和理论都还不到博导的水平,只是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李玲蔚、邓亚萍等运动员退役之后依然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他提出搞体育要交农民朋友

奥林匹克运动与农民有关系吗?既然奥林匹克运动是全民的,是社会的,在中国,当然应当将农民这个规模最大的社会群体涵盖其中。

何振梁曾经担任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副主席长达10年之久,后来担任顾问。每年农民体协的年会,他都要到会发言。他说,中国农村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与文化的条件相差很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应是农民体协组织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原则。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国家,农运会的宗旨是团结、进步、文明、小康。金牌的价值在于体现战胜自然和超越自我。记得1997年的农民体协年会,何振梁提出疑问──体育要从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化,尽管这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但是到底符合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他非常赞同设立农民体育基金的办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国家持续不断投入,积极争取社会支持,逐步增加个人投入,但绝不能增加农民负担。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