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闽闻·环球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百市民鼓励少女坚持善念
求真相!
求作证!
拉美对华的认知悖论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拉美对华的认知悖论

 

“对拉美而言,中国是新贵”;“对中国而言,拉美是新大陆”。这两句话形象概括了中拉相互认知的现状。这是笔者不久前赴圣地亚哥市参加第三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得到的初步印象。

走访智利、巴西,笔者深切体会到拉美对华认知的种种悖论:

机遇与威胁的悖论:拉美国家经济多靠大宗商品出口拉动,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带动对拉美地区原材料、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拉美国家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减少了对拉美大宗商品进口需要,让拉美国家颇为着急。原材料出口中国,一方面带来收入,一方面带来依附感。这是拉美对华矛盾心态的现实写照。

期待与抱怨的悖论:中国是拉美国家在美欧之外的第三种选择,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期待:或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唤起美国对拉美更多的关注;或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或希望中国能在对拉美贸易和投资方面成为一个潜在的“替代者”,帮助拉美国家消除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或希望能与中国结成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联盟,对抗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束缚……不一而足。期待未满足便是抱怨。比如,中国考虑西方关切,反复强调不推翻国际秩序,让拉美国家失望。巴西等拉美大国希望借中国刺激美国,增强新兴国家地位,如果得不到满足,常常抱怨中国。

“左右不是”的悖论:拉美既是南方国家,又是西方文化,这种双重属性,导致中国在拉美左右不是。左派思想在拉美较流行,其坚持的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颇不认同;右派又以新自由主义,不认可中国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

民粹-精英的悖论:拉美对华认知,精英起决定性影响,但拉美民主较具民粹色彩,这使得对华较为了解的精英无法向民众传递真实的中国形象。民粹主义因素还使得拉美人对中国强政府-弱社会的模式难以理解、不予认同。

如何克服拉美的中国悖论?关键是中拉关系的包容性发展,而这又建立在各自包容性发展基础上。中拉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包容发展,是中拉民心相通的希望。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