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闽18地区入选 晋安寿山石再上榜
“失落的”南后街花灯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落的”南后街花灯

南后街花灯
 

N据新华社

春节前一个月到三月,是福州南后街传统扎灯手工艺人谢善霖最忙的时候。

福州素有灯市旧俗,明代万历学者王应山《闽大记》有“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的记载。而南后街作为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中轴线,曾经是福州市区传统花灯最大的制作和售卖集市,年年春节、元宵灯火辉煌。2007年,南后街花灯制作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底,南后街(花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后再度登上2011-2013年度该项目的榜单。遗憾的是,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南后街(花灯)”意外落榜。

从十岁起跟着奶奶一起学做花灯,谢善霖对着花灯度过了四十多年的岁月,而这也是福州传统花灯制作由盛转衰的四十年。南后街的灯笼店,曾经满街都是,如今几乎无迹可寻。而要找到这些手艺人更是不易。只有穿过几户人家的侧门,转过窄巷,越过数个深院,才能在某间小屋见到他们。

谢善霖的小作坊就是其中一间,从八月开始备料忙到正月,能扎一千多盏花灯,收入也不过三万出头而已。

“夏天开始劈竹子做成这样细细的一根,没有地方买材料,竹子啊纸啊,都要自己做自己染色。”谢师傅把两根竹篾捻在一起一折,一边用绳子缠着接合处固定,一边说:“现在的小辈都不学这个的,哪里吃得了这个苦。”

谢师傅说,南后街以前有好多家专制花灯的店铺,大多是家传手艺。如今由于改建后铺面升值,不少灯笼店主无力负担租金,纷纷退出花灯行业。

而更令人担心的是,传统技艺面临断代危险。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