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文浩 张伟/文 黄启鹏/图
海都讯 昨日,天空依旧灰蒙蒙的,空气中还是那股熟悉的火锅味道,36岁的周兴贵时隔三年再次回到重庆,却多了一个身份:60万元善款的捐赠者。
“跟做梦一样。”面对接机的重庆义工,周兴贵显得有些腼腆,义工们告诉他,他已经成了老家的“名人”。关于他的故事,义工们都耳熟能详:工地重伤后,妻子“卖女救夫”,经海都报报道,三天之内,捐款超过百万元。而这个耿直的重庆汉子捐出了60万元,用于福州和重庆两地的社会救助。
新年伊始,本报记者专程陪同周兴贵回到老家。按照他的意愿,在接下去的两天里,我们将把剩余的38万元善款,捐给酉阳县的3所中小学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其中8万元用来采购爱心生活物资。其余的30万元,当地学校用于建设经费和采购电脑等用品。今日,两卡车爱心物资将运往周兴贵老家重庆酉阳县庙溪乡。
“没想到再回重庆,居然有能力帮助别人”
听说要到酉阳老家举行捐助仪式,周兴贵很早就提出要和海都记者一起走。毕竟,他已经三年多没有回去过了。周兴贵说,家里就只剩下了一栋破旧的木房子。由于父母已经过世,自己在外面打拼得很苦,却没赚到多少钱。这些年来,他很少回家,只是逢年过节让老婆带着女儿回去看一看。他,总是选择留在福州加班,多赚点加班费。
所以,他很看重这次回家。离开福州前,他特意理了个发,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因为超生,小女儿还没有落户,这次回来,周兴贵打算重新办理小女儿的户籍。摔伤之后,他决定,还是要回老家过下半辈子。
这是周兴贵第一次乘飞机。快要降落山城的时候,一路沉默寡言的他,很兴奋地往窗外看,兴奋得像个孩子,“还是第一次从天上看地面”,“安逸得很”。
周兴贵说,自己30多岁的人了,这还是第三次到重庆市区。前两次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从重庆火车站坐火车去新疆打工,一次去,一次回,“感觉自己就像是过客”。
“没想到再回重庆,居然有能力帮助别人。”周兴贵有点感慨。“过去这一个月跟做梦一样。”他一直强调一句话,“原本是遭了大难,是海都报让我们全家获得新生。”
爱心跨越千里,在重庆传递
重庆当地的义工组织“梅明社工”的负责人梅明,早早地就等在重庆江北机场。这位曾经的成功老板,如今成了专职义工。出乎意料,他还带来了一面旗:“闽渝联手,爱心传递千里。”“我们重庆的报纸,也在关注周师傅。你们海都报现在在我们这里,可有名了!”
没来得及休息,梅明带着周兴贵和海都记者,先到了重庆市棉麻有限公司。按照此前的约定,周师傅在这里订购了500床棉被。我们在仓库随机打开一床,崭新的新疆棉絮,蓝绿条纹的被单,简朴大方。公司副总经理刘永红告诉我们,这床棉被市场价一般在200元以上。“这不是周师傅仗义嘛!我们重庆老乡也都是耿直人,必须捧场!”最后,厂方决定以110元的成本价出售。
验货的第二站,是晨光文具公司。500个书包,也以出厂价交货。因为书包和棉被的总价超出原计划的8万元。重庆晨光文具的负责人临时拍板:“多出来的6000多元,我们垫了!”
今天,海都记者将和周兴贵一起,还有“梅明义工”、《重庆晨报》和重庆电视台的记者,押运两大卡车的爱心物资,前往周师傅的老家酉阳县庙溪乡。因为镇上距离重庆市区需要6个多小时的车程,往返上千公里,运费就要六千元。但是,在“梅明义工”的协调下,重庆市棉麻公司和重庆盾安消防两家公司主动承担了运费。
“谢谢海都,谢谢老乡!”同样的一句话,周兴贵昨天不知重复了多少遍。这个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经历了戏剧般的人生跌宕起伏的重庆汉子,今天将亲手给乡亲送上自己的心意。这,也是所有好心的市民和海都报的真诚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