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2版:教育/新学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教育孩子 榕家长渴望个性化课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孩子 榕家长渴望个性化课程
本报调查发现,许多榕城家长已转变应试教育理念,针对孩子兴趣,希望拥有更个性化的教育课堂;业内人士认为,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发展个性
 

N海都记者 黄飞燕 何旌

海都讯 去年年末,本报教育周刊发起了一次关于教育的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454份有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给孩子选择报班“美术、艺术培训类”、“运动类”、“科技动手类”课程的家长,比例分别为48.68%、35.68%、25.11%,而选择“学科课程类”的家长占34.36%。可见,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已不是只重应试,针对孩子个性化发展,渴望有内涵的课程,成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校双方应该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发扬个性?怎样的个性教育才适合孩子?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有关采访。

学生 户外课堂收获大

三年级去哈尔滨参加冬令营、四年级去海南热带雨林徒步、五年级参加骑行冬令营……在这期间,王同学还参加过募捐、采摘等各类社会实践及户外活动,可谓是个不折不扣的“户外小达人”。

“我们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和户外活动很少,甚至连春游、秋游都没有。”王同学是福州一小学五年级学生,他说,自己和同学都非常喜欢课外的活动,但是由于学校不组织,只好靠爸妈给自己报班参加活动。王妈妈告诉记者,其实她为孩子选择这些活动,都是希望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增长见识,帮助他更好地发扬个性。

想要课堂“大不同”

作为一名课外活动的“专业户”,王同学非常喜爱这些活动的上课模式,“课外的活动让我动手的机会很多,我可以看到、玩到很多东西,而且老师上课很有趣,不像学校的课,只能坐着听老师讲。像我之前参加过的非遗夏令营,就见识到很多非遗的技艺,还跟老师学了高甲戏,到舞台上去表演,非常好玩。”

而即使是常规的课程辅导课,孩子们也希望课堂可以充满乐趣。六年级的陈同学告诉记者,“我从四年级开始就跟着老师学英语,我特别喜欢这个老师,因为他上课很搞笑,会用很夸张的动作比划,每次上课,我们都被他逗得很开心。”

家长

帮助孩子培养个性特长

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应试方面,更多家长渴望看到个性发展的孩子。孩子在学校学习之余,家长也开始“另辟蹊径”,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个性特长。

“我们从来不逼着孩子去学习什么课,都是她自己感兴趣,我们就给她选择相应的课程。她喜欢英语、喜欢管乐,我们就通过各种途径给她找好的老师。孩子喜欢这个课程,学起来进步非常快,她自己也很开心。”福州黄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四年级,“顺势而为”是她教育孩子不变的原则。

报班很迷茫 信任是关键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家长们总是想尽办法给孩子“创造机会”。然而,面对市面上参差不齐的机构和活动,黄女士感觉选择起来很“迷茫”。“现在的机构太多了,每家机构都包装得很不错,可我们没有亲自上过课,根本不知道哪家好,什么课程才适合孩子。之前,我为了给孩子找一个毛笔老师,就咨询了很多人,最后是通过学校老师介绍才确定下来,真的很折腾。”

作为家长,对于机构的不信任、不了解,让许多家长不敢“轻举妄动”。“很多时候,同学家长或朋友介绍说哪里的课程不错,我们才会考虑给孩子报名。或者就干脆挑以前参加过的机构,相对比较放心。”黄女士说道。

老师 转变理念 应试不再是唯一

寒假已至,不少小学高年级的家长,又忙着给孩子报名各类辅导班。福州程女士的女儿今年六年级,她在给孩子选择课辅班的时候,依然不忘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奥数、英语班都上,但是从小一直学到现在的古筝课也不能落下。”

谈及此事,福州一所公办小学的黄老师也是深有感触。“近几年,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已经从应试上慢慢转移开了,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孩子学习艺术、科技等课程的家长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孩子的个性也会逐渐呈现出来。”

家校配合 引导孩子发展个性

黄老师告诉记者,作为校方,他们也很希望提供给学生更多元化的课程,发展孩子的个性。“但在学校里,一来是学生多、老师少,条件相对受限。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很难开展社会实践和户外活动,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现有的情况下,不少家长开始在校外寻求发扬孩子个性的机会,报班培训、参与社会实践、周末亲子游等等。对此,黄老师也表示认同,“学校组织活动的条件有限,尤其是社会实践和户外活动都相对欠缺。这时,家长的做法很关键,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孩子发扬个性,是对学校教育一个很好的补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