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特派记者 陈丽娟 周锡银 观察员 黄达 文/图
核心提示 踏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古城,就踏上了历史。
这座不大的城,过去六百年间迎来送往,记录欧亚各国的人和事,写下了独一无二的多舛命运。
最先来到这里的是中国明朝的庞大船队。1405—1433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经过马六甲,并在此设置“官厂”(集贸易、仓储、港口为一体的航海基地),马六甲借此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1月6日,海都采访团到了这里。目前,马六甲已转型成新的国际旅游城市,唯剩流淌在城里的各种郑和元素,诉说着当年的历史。当地人喜欢用马来西亚谚语“切水不断”来形容中马传统友好关系,这股浓浓的情感,一直延续至今。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同样也感受到了一股强劲的中华文化。这股力量,来自教育,来自当地华人对华文教育的亲力亲为和坚持不懈。
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马两国的贸易总额将达1600亿美元。在众多受访对象看来,随着中国海丝战略的提出,未来的发展潜力在福建,也期待着双方更多的对接。
海丝印迹
三代中国人门前祖训示子孙
2008年,马六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车子进入马六甲,必将经过三宝山。远远望去,三宝山上尽是坟墓。随行的导游林先生介绍,三宝山面积106英亩(约0.43平方公里),山上共有12500多座坟墓,是海外最大的华人坟山。
三宝山又名“中国山”。马来西亚史书《马来纪年》记载,明朝公主汉丽宝远嫁马六甲,与随从一起住在这座山上,中国山因此得名。汉丽宝的故事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还被改编为话剧和大型歌舞剧。
三宝山山脚就是宝山亭,寺庙仿照闽南燕尾脊建筑而建。主殿供奉着大伯公(即土地公),寺庙的角落有一尊郑和的雕像。
宝山亭的斜对面,便是三宝街。从这条街起,就是当年华人的聚集区。
这里凡是上了年岁的房
子,门楣除了各种衍派外,还在大门的两侧写着“孝亲”等字眼。如今,在马六甲的年轻华裔都已是第三代了,他们将祖训挂在门前,提醒子孙不可忘本。
除了正式的街道和庙宇外,郑和在马六甲的存在感是很强的:郑和客栈、郑和茶馆、郑和文化馆……
站在马六甲河口的陈金声桥上,面南而立,左边是拥有400年历史的荷兰红屋,右边是拥有无数百年老屋的唐人街——鸡场街。荷兰红屋设有专门的“郑和文物纪念廊”,高大的郑和塑像矗立在露天长廊。在鸡场街路口,一艘仿造的红色“郑和宝船”,高耸入云地“泊”在一个高台上。
如今,鸡场街是中华文化、当地土著文化、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这里是华人在马来半岛最早的聚集区,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已有六百年之久。
各方声音
“根在中国,这点我们是不会忘的”
马六甲中华工商总会会长陈保成
“我们家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到马来西亚创业,当时的生活很艰辛。”马六甲中华工商总会会长陈保成说,难能可贵的是,在马来西亚的华人都非常团结,也比当地人更加努力,“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更肯拼搏,更勤劳,也更节俭,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陈保成说,过去马六甲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十分优越,再加上前期的资源丰富,吸引许多华人在此经商。又因为马六甲作为一个重要港口,贸易发达,故汇聚了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商人,其中以华人为主。随着亚太地区经济交流的深入,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在内的每个国家都需要进一步合作发展,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作为马来西亚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中国这几年的崛起,引人关注。在马华人关注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不仅看中文化教育,更看中经济方面。
陈保成也坦言,中国崛起之后,一定会让马来西亚政府更加尊重在马华商,在一些经济领域能够平等地对待华人和马来人。
“我们的根在中国,这点我们是不会忘的。”陈保成说,希望中国更加强大,这样一来,在海外的华人,腰杆子就更直了。
“被中国魅力吸引,越来越多非华裔入读华小”
李万行,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乌鲁冷岳县马华主席,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青年团总团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保存得那么好?因为“教育”。这是采访中大多数人的答案。
李万行祖籍泉州安溪。去年12月,他刚带领40多人的团队,开启“越野新丝路 中马一家亲”旅程,从马来西亚出发,途经泰国、老挝,最终抵达中国泉州,逆向探寻祖辈“下南洋”的道路。
这个40岁出头的男人,年轻时吃过不少苦,曾在大学里半工半读,随后自行创业,从事餐饮、酒店等服务业。但这10年来,他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为华人争取学校上。
1月9日,李万行带我们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双溪龙华小和加影新城华小。明年,这两所学校将正式对外招生,可满足周边6000名学生求学的需求。
他回忆,自己读小学时,整个马来西亚加影市共12所华小,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强大,特别是海丝战略提出后,越来越多非华裔也入读华小,整个华小供不应求。
2008年,在当地华人的努力下,上述两所小学终于获批成立,但征地、拆迁等都需要华人自己想办法。当地政府虽然赞助了建校的部分费用,但更多地需要华人自筹。
作为这两所华小的建委会
主席,它们宛如李万行的两个孩子。如今,双溪龙华小已初现雏形,基础设施基本建好。我们到访的当天,恰逢附近华人林女士前来查看。她的孩子,如今在车程一个小时远的另一所华小读书。对于李万行的这项事业,林女士直呼感谢。
为何愿意把这么多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李万行的另一番话或许可以引发思考。那天,回忆起回故乡泉州的感受,他说:“踏上洛阳桥的那一刻,内心十分感慨,佩服于古人的特殊智慧,建成雄伟的大桥。那一刻,真心觉得,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
海外观察员,陈保全
切身体验中国血液推广传统文化
42岁的陈保全,自己开办了一家制造业工厂,却几乎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社团里。除了是马六甲惠安公会的总务外,他还是马来西亚惠安泉港联合会青年团秘书长,成了社团里的中坚力量。
2005年回国寻亲过一次,陈保全深刻地感受到了身体的中国血液,从而加入社团,负责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年轻的他,也成了老一辈口中的“军师”,对当地的一切颇为熟悉。这次,他应邀欣然成为本报海外观察员,期待今后成为中马新海丝建设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