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4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南后街扎灯艺人 忙活大半年只为年来到
蹦床冠军兄弟 退役卖起生鲜
山寨隔离桩居然是广告
榕城立春 庭树飞花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后街扎灯艺人 忙活大半年只为年来到

江女士家挂满了花灯
 

N海都记者 苏燕梅/文 包华/图

海都讯 福州卖花灯的时间很短,一般从祭灶后开始,元宵节结束。而在这短短的卖灯期背后,是福州扎灯艺人大半年的辛苦努力。

福州南后街11号花灯店的江女士一家,在这里卖了30多年的花灯。

虽然离祭灶还有一段时间,但江女士家的花灯早已完成。昨日记者进门就看见几盏宫灯高高挂起,还有一排排的橘灯用塑料布包裹着,就等着到时拆布卖灯。

江女士家的花灯店,至今还保持着传统的扎灯技术。江女士丈夫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年4月,他们就开始买来竹竿。之后,削竹片,扎骨架,熬糨糊,搓纸张,粘成灯,全是传统做法。

陈先生说,他和妻子一天要扎10多个小时的花灯,比上班还累。一般的花灯,才卖三五十元,却要扎上半天时间。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比,让不少年轻人放弃了扎灯技艺。

陈先生说,送灯也有讲究,结婚后的不同状态,娘家送不同的花灯。今年刚结婚,还没有生孩子的,送“观音送子灯”,再加上一盏纯白的莲花灯。在福州话中,白花是男孩的意思,送纯白的莲花灯就是希望来年能生个大胖小子。到了第二年还没生育,就送“孩儿坐盆灯”和“橘灯”,表示外婆有点急了。如果已有孩子,就会送“状元骑马灯”、“关刀灯”或者“绵羊灯”。

元宵节,除了送灯,还有“观灯”和“燃灯”习俗。江女士说,按照传统民俗,再好看的灯到正月廿八也要烧掉。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