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爷,不卖鞭炮咱可以卖别的
“火树银花不夜天”大号名叫“光污染”
□漫说
命苦不能赖政府 点背不能怨社会
□微言1+1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苦不能赖政府 点背不能怨社会

 

N大面

背景:福建蹦床队的黄志鹏、俞大康退役后砸下几十万元冠军奖金,投身创业大潮。这两位帅哥选择了生鲜配送行业,微店的一大噱头便是冠军帅哥人肉快递。(本报昨日A54版)

运动员结束职业生涯后,陷入贫困交加的窘境。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也成了老生常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蹦床冠军兄弟”的创业经历,无疑能够给这“失落群体”带来正能量和可借鉴的经验。

其实,退役运动员绝非个个惨兮兮,不少人在走下领奖台、远离竞技场后,依旧获得了鲜花和掌声。世界冠军刘国梁,仍不时出现在赛场上,从运动员到教练,是最自然而然的转换;刚刚结束的亚洲杯足球赛上,范志毅、李金羽等前“国脚”,给观众们带来了专业的比赛解说;“小巨人”姚明退役后从商,并利用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在慈善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执教、体育新闻、投身商海,这是退役运动员最主流的三条出路。但上述成功典范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曾是最顶尖的运动员;第二,从事粉丝众多的热门体育项目。据体育总局统计,我国每年有近4000名运动员退役,姚明、刘国梁式的成功不可能一一复制。

相比之下,“蹦床冠军兄弟”虽然获得过全运会冠军,但因项目冷门,影响力寥寥。因此,哥俩面临着和大部分退役运动员相同的困境——没有更多的谋生技能,又无法利用知名度“捞金”。但是,和只盯着“老本行”的同病相怜者不同,哥俩另辟蹊径的思路“独一份”,职业运动员都拥有高伙食标准,而想到利用“专业味蕾”赚钱的,恐怕只有这两块“小鲜肉”。

竞技场上,金牌是崇高的,但褪去光环后,运动员也是凡人。在笔者看来,“蹦床冠军兄弟”能够走上新路,和放下身段不无关系,这从他们打出的广告语上就可见一斑——“冠军帅哥送货上门”。从享受万人欢呼的冠军,到服务客人的送货员,转换身份落差带来的失落感,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蹦床冠军兄弟”是一个群体的缩影。我国基层体校的小运动员人数高达数十万,金牌体育带来的弊病,也影响着这个庞大的群体。倾听金牌背后的沉重叹息,别让曾经的辉煌成为故纸堆中的美谈,这是更加值得思考的方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