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24小时
3上一版  下一版4
 
87岁老人 用海都报道育家风
豪车司机酒驾 等红灯睡着
福州五四北老人翻护栏 被大巴撞倒
小车与电动车相撞 骑手头部受伤
抽样自来水大肠杆菌超标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7岁老人 用海都报道育家风
从海都创刊起,老人几乎期期不落;抄写、剪报攒满整整一箱
老人收集的剪报及手抄本,垒起来一米高
老人向海都记者展示收集的一本本剪报
 

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关铭荣/图

海都讯 “因为你们来采访,今天的海都报我还没看呢!”从家中的书房里拿出当天的海都报,黄荔蓉老人一边打开报纸,一边对记者说道。她的手边上放着一支笔、一个放大镜,还有一本由厚厚的日历做成的剪报本。而在她的书房中,这样的本子已经有整整一箱。

黄荔蓉老人今年87岁,是海都报的忠实读者,从海都报1997年创刊开始,她几乎期期不落,每天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来看海都报。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把儿孙叫到家中,给他们看她剪下来的报道,大部分是关于反腐和正能量的。对于在外地的子女,老人则会在电话中读报,或者将报道复印快递给他们。老人说,海都报就是她教育儿孙、培育家风的“指定教材”。

“这些报道我要他们传下去”

“别人收藏字画古董,我妈妈就收藏海都报。”打开老人一整箱的剪报,儿子吕先生笑道。箱子中老人的家珍,是厚厚的5本剪报和6本手抄的报道,从第一期的海都报到最近的一期,几乎全部都有。“海都报的内容丰富,很多是其他报纸上看不到的,现在我一天不看海都报,晚上就睡不好觉。2009年前,我都用手抄报道,后来年纪大了,抄得慢了,就改用剪报。”老人说道。

黄荔蓉老人是宁德福安人,1988年退休来到福州,家中的5个子女,既有公司老总,也有国家公务员。老人说,她一直特别注意子女的道德教育,自从看了海都报之后,她培育家风的素材就变成了海都报的报道。老人给记者展示了她的剪报,有不少都是关于反腐败和社会正能量的。“像这种贪官落马的,就是警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要犯错误;这种女孩背父亲上大学的,就是要他们学习孝顺的美德;还有这种千万富翁变成看车人的……”

吕先生说,母亲经常拿着海都报召开“家庭大会”,来不了的子女,她就整理好相关报道,复印好了寄给他们;重要的“精神”,还会特意打电话读报传达。“她还会根据我们的工作定制不同的报道,必须得看,回头还要检查的!”

如今,老人特殊的培育家风的方式已经延续到了第三代,她说:“我已经交代了我的孙女,如果我不在了的话,这些报道就交给她,要一代代地传下去。”

在不少海都报的报道旁,老人还密密麻麻地写下了备注。“像上个月这篇《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民办21项实事》,我就写了要持续关注,我会在今年的海都报上,一件一件地看他们有没有落实到位。”

支持海都报关注的一些事情

老人告诉记者,除了用报道教育子女,对于海都报关注的一些事情,她更是身体力行地支持。几年前,海都报报道了闽江饮用水水位下降的事情,引起了老人的关注。第二天,老人便在家中建立起了“节水奖励制度”。“我和家里的家政阿姨说,要把每个月的用水量减少一个梯度,做到的话我每个月就奖励她20元钱。”

在老人的要求下,家里每天洗菜、洗脸的水都被用来冲马桶、拖地,洗米的水则用来浇花;家政阿姨甚至被要求改变了洗碗的方式,不能再开着水龙头冲洗碗筷。“前段时间海都报不是又报道了八一水库干旱的消息么,所以说这个一定要持续下去。”

吕先生称,母亲每天研读海都报,几乎成了福州的“百事通”。“福州哪里在建设什么,她几乎都知道,经常我一回家她就给我指派‘视察’任务,真的是‘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除此之外,老人还关注着海都报的公益报道,前年海都报的助学活动,老人便捐了5000元钱,赞助了一对双胞胎上大学。

感谢吕先生提供线索,奖80元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