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帅/文 包华/图
海都讯 昨天是小年,福州的大街小巷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街上的男女老少都拿着甘蔗回家。老福州祭灶可不仅仅是甘蔗,其他还有什么?昨日,记者走进一户老福州人家,看看原汁原味的老福州祭灶。
住在高桥支路附近的居民赵锦华今年62岁,是土生土长的老福州,记者就准备去他家看看老福州是怎么祭灶的。一路上,随处可见市民肩上扛着甘蔗回家。在高桥支路的一家水果店前,老板说,小年这天的甘蔗特别好卖,每根12元。甘蔗因为“节节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备。
傍晚6时左右,记者来到赵先生家里,正赶上他开始祭灶。记者看到,供桌后面供奉着灶神的神像,神像前有香炉和点燃的蜡烛。桌上面有甘蔗、橘子、荸荠、红枣、豆腐、花生、桂圆、瓜子、菠菜,当然还少不了年糖年饼。赵先生说,从小家中祭灶都摆这些供品,即使在困难年代,也雷打不动。那时的孩子们一年到头吃不到几回甜食,所以祭灶时都围在旁边,等着分糖和水果吃。
说起灶神,赵先生和亲戚们告诉记者,灶神在春节前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然后再回到人间,往返一共需要十天。“现在火车可都提速了,可是灶神还一直不提速。”赵先生家的一位亲戚打趣说。
记者注意到,每样供品上都贴了个红色的剪纸片,这是个“寿”字。赵先生说,他的妈妈已经90多岁了,住在盖山,这次不能跟他们一起过小年。于是他专门剪了这些寿字用于祭灶,寓意全家健康,老人长寿。
赵先生说,祭完灶,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小年的年俗很重要,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特别是年轻人,不管平时有多忙,从这一天开始,就应该回到家里陪长辈过好春节。很多老年人盼了一年,就是等着这个合家团聚的重要日子。
感谢翁先生提供线索,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