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当个小蜂农 甜美蜂蜜“制”起来!
心理营养VS身体营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理营养VS身体营养

 

N云上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为每个家庭带来满心的欢喜。于是我们关注这个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喝什么比较好牌子的奶粉,有些家长甚至海淘,不远万里地从国外给孩子买回奶粉。4个月的时候可以添加辅食,就开始搜索什么牌子的米糊比较好,然后各种钙、锌、鱼肝油。孩子如果生病了,哪家医院比较好,哪个医生比较靠谱,花起时间精力来都是毫不犹豫的。然后,几个妈妈在一起,你的孩子几个月呀,身高多少呀,体重多少呀……“你家的孩子养得多好呀,我们家的孩子真是瘦呀,不爱吃饭,真让人操心……”为什么?因为身体营养的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的城市里,温饱已经基本不是问题,谁还会在孩子的身体营养上省钱呢?苦谁也不能苦孩子,已经变成了只要对孩子好的,那钱就不是事儿。

问题在于,随着身体营养的被广泛重视,一个同样重要的概念却几乎完全不受重视,那就是——心理营养。心理营养这个词,是马来西亚心理学博士林文采提出来的,在林文采博士看来,中国的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心理营养的匮乏造成的。

因为花学园教育的关系,我常常带老师和家长去参加一些心理类的课堂,看到太多受苦的灵魂成了父母,这些父母在一些心理疗愈课堂上哭得不能自已,小时候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带来的安全感匮乏,父亲的不肯定甚至否定带来的低价值感甚至无价值感,导致长期的自卑心理,青春期交友过程中的挫折,影响到对友谊的信任……问题不一而足。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人的心理营养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即使身体养护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理内在支持,也不过是一个弱者罢了。

心理营养说起来实在简单:父母的无条件接纳、重视,妈妈的情绪稳定,父母关系良好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美认同,如此罢了。可是中国式父母却宁可一边抱怨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一边不停赚钱投在孩子的身体营养上,而不愿意花一点时间,去做这些惠而不费、意义深远、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营养工作。事实上,世界上有好多好东西,都是不花钱的,比如阳光、空气、水和心理营养。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