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19天建57层楼 可否作为“新常态”?
茅台“金奖”
有一种创新叫“低版权优势”
敢不敢为手机流量打场官司?
“厕所革命”不妨市场化
□微语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9天建57层楼 可否作为“新常态”?

 

背景:湖南长沙一栋57层的高楼最近封顶。台媒称,特别的是,它是由工人昼夜施工,以“乐高”堆积木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仅费时19天,一天盖3层楼或成中国新常态。(据昨日人民网)

正方要接受新技术

19天建57层楼,且楼高200多米,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包括3.6公里的步行街、19个10米高的大厅,可容纳4000人的工作场所及800套住宅,乍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特别是在“豆腐渣”屡见不鲜的现实语境下,“堆积木”式的中国建筑速度,更难免引发“敢不敢住进去”的质量忧虑。

客观、理性地打量,技术是否先进、质量是否过硬才最为关键。而据远大介绍,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厂内完成,19天盖57层摩天大楼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

正如新闻梳理的信息显示,远大2010年曾经用1天时间在上海世博会搭建了一座6层楼的建筑;同年6月再次用6天完成了占地面积610.83平方米、高50米共15层的“新方舟宾馆”;2011年在15天内建成高30层、建筑面积共1.7万平方米的T30酒店……可见,远大已经拥有了“堆积木”的经验和实力。

“积木速度”关键不在速度在质量,即使是传统速度也可能因为偷工减料或腐败而出现“豆腐渣”。建设者要对质量负责,否则建起来也没市场,投资可能打水漂,还得承担相应的不良后果;相关职能部门和监管者要严格把关,不然就难避失职渎职责任。倘若经过科学论证、严格把关,质量可靠的“搭积木”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的新技术又有什么理由不推广应用?  (范子军 江苏)

反方 建筑不能追求极速

仅用19天时间,便建起一栋57层的高楼。如果不细看新闻,笔者以为这是科幻小说中的精彩内容。而网友称其为“中国新常态”,显然包含贬义成分。殊不知,中国建筑不缺速度,缺的是质量。换言之,中国建筑速度奇快,但使用寿命却超短。

中国建筑普遍比洋建筑“短命”,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除了一些地方政府乱拆乱建瞎折腾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建筑质量差。由此,对于这个“孕期”只有短短19天的“早产建筑”,其存活时间会有多长,很让人纠结;由于其“发育”快得离谱,会不会比其他的中国建筑更短命呢?然而,这种“早产建筑”,在各地已面世了几个,均是远大集团的“绝作”:2010年,曾经用1天时间在上海世博会搭建了一座6层楼的建筑;同年6月,在长沙再次用6天完成了15层的“新方舟宾馆”;2011年,在15天内建设完成了高30层的T30酒店。尽管这些“早产建筑”仍然健在,但其寿命有多长,令人担忧。

据远大集团介绍,57层大楼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大楼外墙采用多种特有技术,比常规建筑节能80%。说得天花乱坠,听得热血沸腾。但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所谓的“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经过了科学论证吗?通过了权威机构的鉴定吗?还有,当初用6天完成15层的“新方舟宾馆”时,远大集团称“楼盘的抗震能力更可以达到9级”,不知依据何在?

19天盖57层楼,不能当“中国新常态”。众所周知,质量才是建筑的生命。中国建筑本身就“短命”,追求“极速”,只会让中国建筑更加“短命”。

(张西流 湖北)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