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海都讯 螭,读作chī,组成词是“螭吻”。螭吻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是水精,善于贮水,可以防火,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年过六旬的施良栋依伯喜欢研究传统民俗文化,他说,老福州火灾多发,在一些高大的房屋上,螭吻通常位于房屋正脊两端,寄托了居民们希望远离火灾的愿望。
施依伯说,旧时的福州,人们从小就能听到一句俗话“水火无情”,而且,长辈常常告诫孩子们不要玩火。因为老福州的房屋都是木制的,而且房屋之间的距离比较小,一旦起火,往往会造成连片火灾。所以当时屋子的天井里,总会放置着石瓮或大水缸,一旦发生火灾,这里就是救火水源。
当时大户人家的屋脊上,往往还会有螭吻。施依伯小时候,就觉得这些建筑上面的装饰很漂亮,后来才听老辈人讲起螭吻的来历。它龙头鱼身,口润嗓粗而好吞,因为它能灭火消灾,才将它作为屋脊两端的吞脊兽。
施依伯说,老福州还流传着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主角就是螭吻。古时候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来了个新丫鬟。半夜里,她听到天井有声音,跑出去躲在假山后一看,是一只比牛还大的巨兽,趴在金鱼池边喝水,发出很大的响声。丫鬟惊叫一声跑开,巨兽也不伤人,而是飞快地跳上房顶。丫鬟把这件事告诉老管家,老管家说这有什么奇怪,他在夜间看到过好几次,这是房顶上的螭吻下来喝水,喝完又回到房背上。它从来不伤害人,所以不要害怕,更不要喊,以免吓到它。这个故事是许多老福州人对螭吻最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