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邱也栩/文 关铭荣/图
关注理由 日常生活里,不少人谈“辐射”而色变。最近,一篇网帖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热传,网帖称,家用电器中,小小的台灯竟是“辐射之王”,辐射值超出国家标准1000倍。台灯真的有辐射吗?如果辐射那么大,还能继续使用吗?
昨日,海都记者在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实测了3盏台灯的辐射值。结果显示,台灯的确有辐射,但远没有网帖中所说的那么夸张,而辐射的来源,则是一个名为“镇流器”的部件。
记者发现,当测试仪紧贴着台灯灯管时,辐射值超标,超出安全值六七倍,但在30厘米之外,辐射值就衰减到安全范围内。
市场主流台灯都有装镇流器
网帖中提到,根据国家规定,家电的辐射值不能超过0.4瓦/平方米,而台灯的辐射值居然达到436瓦/平方米,超标1000倍。
谈及原因,网帖引用一工程师的分析,称市面上的主流台灯中都有镇流器,其瞬间辐射值非常高,是台灯辐射的来源。该工程师称,台灯的辐射值虽然高,但随着距离变远,衰减也很快,
15厘米外就能达到安全值。
不过,网帖的最后一句“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儿童患上白血病了吧”却还是让不少人担忧不已。
昨日,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发现目前福州市场上销售的台灯,绝大多数都用LED灯管、节能灯管,都有镇流器,只有极少数白炽灯泡台灯没装镇流器。
台灯辐射值 远高于电脑屏幕
台灯真的如网帖中说的,是家用电器的“辐射之王”吗?昨日,记者随机选取了3盏台灯,送往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借助专业的电磁辐射测量仪进行辐射测试。记者选取的这3盏台灯,使用的都是市场上主流的节能灯管,均装有镇流器。为方便测试,记者将台灯分别标记为A、B、C。
技术人员说,测试辐射值,可以通过测试电场强度的方式,来直接反映辐射值的大小,按规定,安全区电场强度须小于6.14V/m。
实验分为两个步骤,先用测量仪紧贴着3个灯管,测出A、B、C3盏台灯的平均电场强度为42.3V/m、43.44V/m、49.39V/m,相差不大,但都超过安全值的六七倍。
接着,技术人员将测量仪移动至距离灯管30厘米的位置,模拟人平时使用台灯的场景,此时,A、B、C3盏台灯的平均电场强度,分别大幅衰减至3.5V/m、5.81V/m、2.01V/m,均在安全范围内。
为了对比,记者又测试了电脑显示屏的数值,当测试仪紧贴屏幕时,电场强度为0.61V/m;距离50厘米时,电场强度则为0.35V/m。
正常距离使用 就不会有危害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相关人士解释说,台灯的确存在辐射,特别是现在大家都用的是节能灯管、LED灯管,都装有镇流器。而像之前用的白炽灯泡,或者充电后再使用的台灯,就基本没有电磁辐射。
此外,组成台灯的构件中,灯管、电路板、电源线等都有电磁辐射。不仅如此,家中所有通电的设备也都有辐射。不同电器产生的电场强度会不同,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电场强度也会迅速减小。但基本上,家用电器周围的电场强度远远小于安全准则的限制。
而对于上述热传于网络的电磁辐射实验,对方表示,文中的技术人员很可能是在台灯打开的瞬间进行检测的,镇流器在启动的瞬间,辐射肯定会大,但在极短的时间内,辐射值就会急剧削减。
“在那个瞬间,超标1000倍并非不可能。”上述人士表示,但把它与儿童患白血病联系起来是无稽之谈,家长们没有必要恐慌担心,“日常居住环境下的电磁暴露强度是非常小的,且大多数电器也不会在非常靠近身体的地方长时间工作。只要在正常距离内使用,产生不了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