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教育/家长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福州女孩考上哈佛研究生
妈妈,请让我慢慢长大
社区“小饭桌”也能变早教课堂
省少图公益讲座邀你感受“互动式说故事”的魅力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请让我慢慢长大

 

N云上

新学年伊始,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来跟我吐槽,说四岁多的儿子在过年回老家期间,因为不会主动和老人打招呼,受到了很多批评,孩子似乎变得不那么自信。我们聊了很多,最后这位妈妈说,我感觉孩子的自我不是很确定,不够自信。然后,我们说起花学园的小虎(化名),她很羡慕这个孩子,觉得他的自我是比较明确的。

我告诉她,其实小虎是我们等待得特别久的一个孩子,足足等待了两年多。小虎是花学园草创时期就在园的孩子,从2岁左右就开始在园了,可这个孩子的自我意识一直都比较模糊,长时间处于模仿期,在每个不同的阶段模仿不同的孩子。老师们也很疑惑,这个孩子难道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吗?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做得最好的工作,大概就是我们并没有催促这个孩子,也没有做所谓的引导,我们只是观察等待。我们发觉,这个孩子尽管一直在模仿不同的孩子,但孩子自己并没有因此出现不好的情绪或者不适应的行为,相反,他一直处在一种比较平和的情绪状态当中。

直到四岁半左右,老师忽然发现,小虎有自己比较清晰的想法了,而且他也比较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很高兴地说:啊,他的自我出现了!这个自我一旦出现,就显得特别清晰和肯定。比如有一次,他遭遇了一个大孩子的“友情胁迫”:小虎,如果你不给我……我就不和你做好朋友了。四五岁的孩子,如果遇到“友情胁迫”,往往容易妥协或者哭泣,可是小虎却很坚定地对那个大孩子说:“这是两回事。”

我们惊讶于小虎在这件事上的坚定和清明,是的,清明,就是清楚明白,他对两件事之间关联性的理解,对事件和友谊的界限,都是很难得的一种透彻和坚定。勇敢地说“不”,并且能够说明“不”的原因,是我们觉得孩子的自我比较清晰的一个标志。

最后,我告诉那个妈妈,如果孩子还不能够主动跟人打招呼,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家长可以做的就是:1.示范打招呼,父母主动和其他人打招呼;2.当孩子能够打招呼的时候及时肯定。剩下的就是等待了,而这种等待很值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