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新榕 文/图
海都讯 百米高山,50多亩橄榄园,郁郁葱葱的枝头挂满鲜果,山风拂动,青果飘香。每年秋季,福州闽侯县白沙镇大穆溪村龟山上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30多年来,57岁村民张乃存白手起家,摸索实践橄榄嫁接技术,将原本一斤几毛钱的橄榄,培育成一斤能卖一百多元的优良品种。荒芜的山野,成了年产值70万元的“金山”。
白手起家培育橄榄
张乃存自幼丧父,12岁才念一年级,17岁念完小学。之后,他拜师学习木匠手艺,但几年下来都没有赚到钱。后来,张乃存开过拖拉机跑过运输,承包过工程,也到福州城区打过工,但依然一无所有,他也厌倦了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初,张乃存回到家乡大穆溪村。不认命的张乃存看到屋后龟山上荆棘丛生,决定开荒种橄榄树。凭借一身力气和一把锄头,30多年下来,荒山已经变得郁郁葱葱,上百棵橄榄树在此扎根。
张乃存说,刚开始一斤橄榄才卖几毛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但他通过阅读书籍、走访市场,了解到一些好品种的橄榄市场销售前景可观,因此就静下心摸索嫁接技术,为了一棵好的苗木,他最远跑到广东去求购。
如今,果园里有20多个品种的嫁接橄榄,最老的橄榄树主干直径有40多厘米,果园的年产值达70万元左右。张乃存成了村里的“橄榄王”。他不仅把苗木分给村民,还把嫁接经验和大家分享。更重要的是,他还帮助大家拓展橄榄果的销路。
报纸是他信息来源
张乃存说,他很喜欢阅读海都报,因为通过报纸可以详细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动向、社会百态。结合报纸上的相关信息,他再进行考察,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自己嫁接苗木的品种,根据市场行情有针对地嫁接热门的果苗。
大穆溪村老人会张正燧会长说,为了让村民也能第一手了解信息,张乃存专门订阅了120份海都报,放在老人会,让乡亲们免费阅读,增加大家对政策动向的了解,村民都很重视报纸上的信息。
大穆溪村委会主任张福金说,很多周边县市的果农都会到村里向张乃存购买果苗,也会向他请教果树管理和培植的经验,村民的收入也更多元化,以往几毛钱一斤的橄榄,经过品种改良,如今的市场价已达一百多元,乡亲们的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张乃存说,下一步他会尝试成立村民合作社,为村民拓展销售渠道,争取最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