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曾会文
海都讯 20年前,8岁的他被拐到三明,从此与小他两岁的妹妹及父母失联。虽然收养他的人家对他很好,但他从未放弃寻找亲人。7年前,小明终于如愿和贵州贵阳的父母相认,希望能有个新的开始。10天前,他却得知五旬父亲患上癌症正在住院治疗。
为了不让疾病夺走父亲的生命,小明和妹妹四处筹钱。他不希望自己苦苦寻觅了20年的亲情,还未来得及好好体味就再次从手中溜走。
20年 前寻母返乡被拐
“有一部挺火的电影叫《亲爱的》,电影讲述的是一群被拐孩子的父母苦苦寻子的故事。看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流下感动的眼泪,我流下的却是心酸的泪。”小明说,那是因为他在20年前也被拐了。
当时他才8岁多,贵阳人。现在他28岁,三明人。
小明的父亲老张在小明很小时就进监狱服刑,母亲则在外打工,他跟着小姑姑一起生活,妹妹跟了大姑姑。小明说,当时因为一件事情,他离开姑姑家去寻找母亲。
小明依稀记得母亲是在昆明的一家饭店里上班,于是他开始翻山越岭,从垃圾箱里觅食果腹。“在途中有三户家庭收留过我,也和他们生活过几天时间,他们甚至要留我做儿子。”他说,可他还是想找母亲。经历千辛万苦,他终于到了昆明,每条街每家饭店地问,却毫无所获。寻母无望后,他又偷偷爬上了火车,想回老家贵阳。
“下火车时,我在车上捡了小半袋的花生。”小明说,下车后,他在车站附近看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就主动分了几颗花生给他吃。孤单的他以为找到了好伙伴,就跟着小男孩回家,不想噩梦开始了。小男孩的家人说带小明出去玩,结果把他塞到火车的座位下,他就这么被拐卖到了千里之外的三明尤溪县华仙村。
7年前 靠记忆寻得家人
收养小明的是一对老夫妻,对他很是疼爱,他叫他们爷爷奶奶。一开始小明总是哭闹着要找父母,甚至几次离家出走。慢慢地,他不出走了,而是将对家的思念埋在心里。
2008年,小明读高三。由于思念亲人,他越发消沉,无心学习。“后来我的高中班主任不忍心,于是带我去了公安局。”小明说,通过拼凑残缺的记忆,在班主任朋友的帮助下,他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他的父母。
不久之后,父母来到学校找他。他那年过半百的母亲,对于儿子,嘴上说得最多的就是“内疚”两个字。与家人重逢,小明的心情很复杂。“小时候,我是恨他们的,但长大后,我慢慢地不再恨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团圆的期待。”他说,见到家人后,他放下了心中的恨,反而劝父母不必内疚。
因一些原因大学辍学后,小明开始工作,如今在福州从事互联网行业,收入不高,但至少开始了新生活。在这7年间,他没与父母见面,偶尔通过电话联系,和感情深厚的妹妹则联系得多些。小明本以为,他与三明和贵阳的家人都能好好地生活下去,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一切平静在十天前被打破。
10天前 得知父亲患癌
“突然接到消息,父亲得了癌症,很有可能是晚期。”小明说,十天前,在老家的父亲因肺结核咳出血到医院治疗,被告知患了直肠癌。为了筹医疗费,小明想尽办法借钱。
因为坎坷的经历,小明从初中开始就组织同学去福利院做义工,给灾区捐款捐衣物。他从高二开始献血,至今已经献了5000多毫升的血,还加入中华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所做的这一切,不为任何回报。”小明说,自己悲惨的经历让他明白,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是多么需要他人的爱和帮助,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现在,他不得不再一次面对困境。
收养小明的爷爷奶奶得知他父亲的情况后,也一直询问进展,可由于能力有限,没法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为了照顾父亲,小明和即将大学毕业的妹妹都赶往贵阳。面对父亲高昂的治疗费用,小明只好向社会求助,“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治好父亲,但我不能放弃他,希望大家能成全我的一份孝心。”
如果您愿意帮助小明,可以将善款汇到以下账号:6217 0018 2002 1281 468,开户名是黄世明,开户行是中国建设银行福州洪山支行,或者转账到他的支付宝账号:13110540750(黄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