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扁鹊飞救” 18分钟救了心梗老太
化工路大停水 今天9点开始
海都老榕水 暖百位老人心
福州“网上警局” 不出门就能办事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扁鹊飞救” 18分钟救了心梗老太
老太还在罗源,福州医生就通过“扁鹊飞救系统”获取信息,一入院就手术,速度创下纪录
 

N海都记者 章微 通讯员 张文明 陈梅贤

海都讯 战国时,《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打响了名医扁鹊的名头。而在福州,“扁鹊”再显神功,仅用18分钟,就把急性心梗病人的“生命线”打通。这创下了华东地区急性心梗抢救最短时间纪录,仅比全国纪录慢了2分钟。这里的“扁鹊”除了福州总医院心内科医生,还有“扁鹊飞救急救系统”,一种急救物联网。

罗源依姆心梗 远程实时监控

昨日,在福州总医院心内科病房,罗源79岁的陈依姆已能下地行走。4月2日凌晨1点,陈依姆突发心梗,胸口疼得如巨石压着。她撑到早上8点多,才打电话给女儿,女儿把老人送到罗源县医院。医生发现老人有生命危险,赶紧连线福州总医院的“胸痛中心”。

“把数据传过来!”福州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罗助荣立即通知罗源医院用上“扁鹊飞救系统”。系统“唰唰唰”地把陈依姆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种心电系统实时传输到总院的电脑上。罗助荣及其团队分析后,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急诊手术。

依姆被紧急送往总院。在救护车上,“扁鹊飞救系统”还能实时传输数据,让总院医生实时监控陈依姆的生命体征,指挥前方抢救。

打通生命线 仅用18分钟

“病人到了,病人到了,快推到导管室!”上午11:17,救护车抵达总院急诊科。

无影灯下,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随即展开:局麻、穿刺、植入临时起搏器、造影。造影显示,依姆心脏最重要的一条血管被血栓梗死了。罗助荣医生在助手的配合下把球囊送达梗塞处。内含10个大气压的球囊瞬间就撑开血栓,抢通了生命线。这时时针指向11:35。

从11:17到11:35,从入院到球囊开通“生命线”,仅仅用了18分钟。经过医学检索,这创下了华东地区急性心梗抢救最短时间纪录,仅比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创造的全国纪录慢了2分钟。

患者未到 信息先到

罗助荣说,心梗抢救越快越好。国际指南推荐的D(Door)-B(Bloom)(即患者到达医院大门至球囊开通时刻)是小于90分钟。以往转诊病人从外院转诊至急诊科,都要花上2个小时。而通过胸痛中心,等同于提前2个小时了解患者病情,病人到医院后就可直接手术,节省了大量时间。

罗助荣说,“扁鹊飞救无线传输数据系统”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这是治疗模式的改变。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