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张坊 高洋洋
物理:试题体现时代性 难度适中
点评者:福州三中高三物理集备组
【试卷点评】
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试题关注时事,体现时代性。如16题以“嫦娥5号实验器”成功发射为素材,考查了万有引力、卫星运动等知识,20题以“雪龙号”破冰船的运动,考查牛顿运动定律。
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建模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如选择题的第18题,斜面上弹簧问题结合弹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对学生分析能力、读图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第22题,通过对软绳在粗糙管道内加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情况,对考生的建模能力、受力分析能力、应用数学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
试题重视实验过程的体验,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理解程度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如第19(2)题,试题以测未知电阻阻值为主题,不拘泥于原有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采用创新方法测量,对实验方法理解、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复习建议】
1.回归基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典型题型。
2.加强规范化训练,提高得分率;解题时找出题目中关键字眼,关键环节;计算题书写要规范,务必交代研究对象、研究过程,要有公式的原式、重要的演算步骤等,绝对不要写连等式。
3.加强仿真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化学:题型有创新考点覆盖面广
点评者:陈亨淦(福州三中化学教研组副组长)
【试卷点评】
今年省质检化学试题几乎涵盖了《考试说明》要求的重点热点内容。选择题部分注重基础考查,涉及基本量计算、电解质溶液、离子共存、实验基本操作、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其中有机化学考查常见有机物的转化,起点高落点低,题型有创新。II卷突出能力立意,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意图。第23题(3)要求规范审题和突破常规思维,从生成物H2O倒推S元素。第24题关于Ksp的计算,创新地引入pKsp,丰富的图表信息可帮助学生顺利解题。第25题来源于课本实验但又高于课本,是课本实验的延伸和拓展,旨在让有做实验的考生受益,但基于电化学的计算和过多文字描述无形中降低了得分率。
【复习建议】
1.分析试卷,调整心态,提高技巧。理综考试不同于化学单科考试,有很强的考试技巧,如各科分配多少时间做题,哪科先做,哪科后做,可以听听理综老师的应试指导。
2.关注考纲,回归教材,注重应用。要注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强化重点题型的训练,认真规范审题,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切实掌握课本中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操作等知识。
生物: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
点评者:朱荔潮(福州三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试卷点评】
本次质检生物试题知识覆盖面广,保持了一贯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原则,特别突出实验能力及理解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面广、量多。难度适中,其难度值接近高考要求,对在多种题意背景下对知识内容理解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衡量出学生的复习水平。
考题中涉及生物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第1、3、4、5、26、27题)较多,第2、3、5、28、33题涉及遗传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均从不同角度考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理解能力。整体上对能力的要求较高,综合性强。
【复习建议】
下一阶段要注重全面复习,对各个知识点做全面的归纳和总结。要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类、对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最重要的要领、规律、原理、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使知识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另外,考生要分析失误、查漏补缺。在解答选择题时,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等选出正确答案,尽量全对。解非选择题的关键,是看能不能在题干中找出关键词,学会选择、重组和加工题干中的信息,解题时一般要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对于实验设计类型的题目,一般要求从确定课题、找出依据、看出方案、器材选择、条件控制观察现象、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果表达和纠正错误等几个方面着手。
政治:饱含人文色彩突出地方特色
点评者:肖晓云(福建师大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试卷点评】
今年高考省质检政治卷,选择题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主干知识的掌握。
关注时政热点。如第27题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世界各国油品生产成本对比为背景,考查学生比较思维和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
贴近群众生活。如第25题以热门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的场景,考查学生对三农知识的理解。
饱含人文色彩。如第31题以丰子恺的四言诗为背景;第32题引用《红楼梦》中的某一说法,分别考查中华文化特点、文化创作等知识。
突出地方特色。如第30题以厦门召开国际海洋周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家关系、外交政策等知识。
贴近学生实际。如第36题以穿衣服扣第一颗纽扣等为题材,考查相关的哲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复习建议】
1.第二轮复习要确立中心词,以专题形式构建知识网络。
2.适当进行文综限时训练,对错题要学会归纳、总结。
3.关注时政热点,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国际国内大事。
4.关注近年各地高考试卷中呈现的新题型。如推导型选择题,以及选项为转述性语言的选择题。
历史:关注现实响应全国卷
点评者:黄振华(福建师大附中高三历史集备组组长)
【试卷点评】
高考省质检历史卷,从考查内容层面来看,必修模块分布相对均衡,主干知识考查全面。着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辩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试题突出学科能力考查,以38题为例:第一问根据材料指出原因、概括主要活动;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因素;第三问概括特点并说明理由;第四问归纳主要因素。四问之间内在联系明晰,各问之间能力层次明显,学生测试思维过程能力层次递进。
此外,历史卷题目关注现实,发挥历史学的史鉴功能,如主观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主题围绕时代主旋律,体现核心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省质检历史卷对明年使用全国卷有指导作用,在确保试卷稳定的同时,考虑到对明年纳入全国卷的回应。这主要体现在选考题方面,41题A、B题“彼得一世改革”和“国际工人协会”都跳出课本知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但提供具体材料,这个度把握得较好。
【复习建议】
掌握清楚历史概念、阶段特征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加强培养读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练习,提高学科能力;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理:贴近生活“一带一路”入题
点评者:黄榕青(福建师大附中高三地理集备组组长)
【试卷点评】
今年省质检地理试卷贴近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国内外热点,区分度合理。
立足基础,考查主干知识。12道选择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城市功能、人口问题、工业区位等。综合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斯里兰卡为设问区域。选做题考查了波浪能、水旱灾害、大气污染等内容。
运用图表考查,体现学科特色。试卷共有11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示意图等专题地图。其中,选做题11~12题没有配图,但考生必须根据题意画出太阳视运动图,才能做出正确选择,达到无图考图的目的。
关注生活,渗透热点。如第2题,廊坊成为“北漂”的“睡城”的主要原因。
【复习建议】
1.强调基础,突出主干。地球运动、地形、气候等主干知识,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2.运用图表,注重整合。考生能否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关系到能否获得高分,所以要加强读图读表训练。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关注热点,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
4.精选试题,训练能力。最后阶段要适当做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做题后要思考:该题主要考哪些知识点?考查什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