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城事/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马不停蹄急诊夜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不停蹄急诊夜
海都记者蹲守省急救中心抢救室7小时夜班
深夜11时,一位病人被快步推进急诊室;这里每天都要马不停蹄抢救80—100个病患
医生引导病人做动作,检查受伤情况
两位护士在病人手臂上认真地找血管,准备输液
晚上将近八点,一位医护人员在狭小的工作间吃饭
 

N海都记者 林新榕 章微/文 关铭荣/图

海都讯 福州繁华的五四路口,省急救中心外,闪着蓝灯的120救护车不时疾驰而去、呼啸而回。每当急促的“嘀嘟”声响起,医生心头就不由得一紧。急诊室里生命如仪器上的曲线,纤细而又瞬息万变。上周日晚,海都记者蹲点省急救中心,跟随医生夜诊7小时。来来回回,马不停蹄,急难险重是急诊医生的真实写照。

随医地点:

福建省急救中心抢救室

随医时间:

4月19日19点至次日凌晨2点

随医记者:

林新榕、章微、关铭荣

的哥胸闷求救,护士俯身安慰

“医生,快来救我!我气喘不过来!”22点30分,一名男子躺在担架上被推进抢救室。男子四十出头,出租车司机,开车经过琴亭高架桥时,突感胸闷、喘不过气。他以为自己快不行了,赶紧停车打120求救。

刚进抢救室,男子面无血色,并吐了一地污物。家属未到,一名年轻护士俯身,不断抚摸男子胸口,安慰他:“没事,医生都在!”

记者注意到的哥的裤裆是湿的。医生说这可能是尿失禁,交代男护士先帮的哥换裤子。

在病床上躺了5分钟,的哥渐渐恢复意识,开口第一句说:“医生,帮我通知家属!”医生告诉他,在他意识不清时,已通过手机通讯录通知了家属。

不一会儿,4名医生赶来会诊。的哥看见这么多医生围着他,脸色舒缓了,说:“我刚才睁眼看见医生,就知道有救了。”

23点,的哥家属赶到,见他已无大碍,双手作揖连对医生说“谢谢”!

三十出头的许小龙医生说,家属的一句“谢谢”真的很受用,有时会让全身的疲劳和委屈都一扫而空。

农妇误喝农药,洗胃转危为安

才忙完手头的病人,许小龙正准备坐下整理病历时,几声刺耳的刹车声响起,一辆莆田出租车停在了抢救室大门外。车上三位家属匆匆下车,来不及和保安解释,找来推车,快步将一名农妇送入抢救室。

病床上的妇女脸色蜡黄,嘴唇干裂,微弱地呻吟着,还不断干呕着。家属焦急地将许小龙团团围住,说农妇可能误服了农药“百草枯”。当地医院说救不了,他们只好连夜包车送到省城来救。化验、输液、洗胃……一个多小时后,农妇脸上的血色才略微恢复。许小龙医生表情也略为舒缓。

在当日的急救登记本上,记者发现还有其他3例农药中毒的病患。急诊医生说,抢救室经常接到农药中毒的患者,有些是个人原因想不开,有些是误食了沾有农药的瓜果。“百草枯没有特定的解药,每当一些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生总会感觉特别挫败!”

“平淡”抢救夜,他们还是忙坏了

从19点到次日凌晨2点,记者跟班的7个小时,送来的病人大多是醉酒、农药中毒、胸闷、胸痛,没有特别危重的病人。急诊医生说,当晚算是“平淡”的夜晚。光抢救室每天就要抢救80—100个病患。越到节假日越忙。“急诊医生一周只放假一天,几乎周末都在上班不能陪家人。”

凌晨2点,抢救室里依旧忙碌。记者发现,医生办公区有6张椅子,但这6张椅子从来没有坐满过,医生护士们更谈不上躺下休息。当晚值班的15名医护人员都是来来回回,马不停蹄。跟班7小时,记者已累得哈欠连连,眼皮打架。但急诊医生却说:“习惯了。我们一周至少上两个夜班,熬夜是当医生的基本功。”

许小龙说,他从医5个年头,虽然天天加班,抢救过很多病患,但谈不上特别有印象的,因为每一例抢救的患者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生命。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坚守。

(今日“随医观察”详见本报A41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