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晋 林养东/文 马俊杰/图
核心提示 近年来,莆田着力打造“清风明月,人兴业茂”的宜居环境,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诸多荣誉。在此基础上,莆田大手笔发展“城市森林”,推动河道景观工程和荔枝林带绿道建设,建起10多座城市近郊公园和城市水上公园,依山而建的5座环城公园也已动工。
莆田打造宜居港城的每一次努力,海都报莆田版都十分关注,给予大篇幅报道,将别具特色的“莆田蓝”,以海都视角呈现给广大市民。
全省中心城区最大绿地公园 是海都版面的“常客”
有朋友初到莆田,当地的市民肯定会推荐莆田的“绿心”——绶溪公园。绶溪公园位于市区荔城大道东侧,总面积约3000亩,这里是莆田旧二十四景“绶溪钓艇”所在地,是莆田市也是我省中心城区最大的绿地公园。
持续的关注,让海都报记者成了绶溪公园的常客。清晨,园内带着薄薄的雾气,像缥缈的白纱,随着清风穿梭在公园的每个角落。溪上,白鹭不时划水而过,轻停在河岸边的荔枝林中。红日升高,雾气渐散,绿树、溪水景色如画展开,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绶溪公园原有的宁静,迎接着陆陆续续出现的晨练市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绶溪公园开发建设的同时,还将原有的古民居、古文物等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尽可能地就地修缮、复原。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绶溪公园地处市区黄金地段,被业内视为房地产开发宝地,可政府不仅不卖地,还花2亿多元修建绿地公园,有眼光,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城市建设注重保护环境 清新莆田绿满报端
昨日,记者再次探访绶溪公园,发现公园已与多条彩色的林间小道相连接。记者了解到,那是莆田市中心城区荔枝林景观带,由延寿溪及其支流、企溪支流及周边荔枝林带组成,是城区内最主要的配套景观公共绿地之一,总长约20公里。
莆田市园林局副局长许建泉说,荔枝林带以“都市荔廊,诗意休闲”为主题,以“建设优美生态环境,创新优质亲水空间”为核心理念,重点彰显“荔林水乡”文化要素,建设人与自然、多种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通过荔枝林带的建设,将莆田市的公共绿地有机串联起来,逐渐建成一个“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具有荔林水乡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绿廊运动系统,让市民一出小区就能进入“绿色步行道”系统进行休闲、运动、交流等,将绿色福利送到市民的家门口。
“我们要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莆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林天明说,近些年来,莆田修建了24条疏港公路,将中心城区与涵江、秀屿、仙游相连接,把城市框架拉大,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框架在“大手笔、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指导下,融入生态环境规划,保留莆仙特色,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
公共自行车建29个站点 可刷市民卡租借车辆
目前,莆田城市一卡通客服中心已办理了近5万张的市民卡,方便市民出行。今年,市民卡可在全市29个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刷卡借车。
有关市民卡办理的每个节点,海都报莆田版都第一时间进行报道。目前,全市共投用9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分别是博物馆、活力园、三棵树、东岩山、莆田市住建局、新四中、市体育中心、荔园绿道、荔浦绿道,约130辆自行车投用。
记者昨日从莆田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下半年,新增的20个租借点也将联网,市民只要持有一张市民卡,就能完成租借车辆。
我们为读者打听到,便民自行车收费标准分为免费和超时阶梯收费两种方式。
□相关新闻报道
●2015年1月综合报道《城乡交通日趋完善》今年以来,莆田已开通多条公交线路,完善城区和周边乡镇的交通网络。1月开通501路“莆田火车站至仙游古典工艺博览城”公交,4月开通208路“市公交南站至三江口”的公交线路,去年春运前,仙游动车站顺利投入运营。本报的报道,让市民第一时间了解到身边的交通情况,方便出行。
●2015年1月30日P03版《莆“气质”再夺冠》自2011年以来,莆田已连续四年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除地理优势外,执法部门对环境问题的严格执法也是一主因。莆田的空气质量一直是本报关注的重点,同时也让市民更加了解、关心身边的环境,发现环境问题第一时间致电反映。
●2015年3月17日P01版《海都莆田推出“PM2.5播报台”》开设该栏目后,海都记者连续用专业的仪器实测“乌贼车”、“焚烧垃圾”、“工厂冒黑烟”等现象,解释“蓝天黑手”是如何推高PM2.5的数值。一系列报道后,更好地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全民行动呵护蓝天,每曝光一起污染现象,都会联合有关部门,或通知当事方立即整改,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