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新华社等消息
26日15时09分,尼泊尔再次发生7.1级地震。截至目前,尼泊尔8.1级地震附近地区已发生两次7级地震。震区受损严重,各路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在人口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及其周边地区展开行动。然而,救援行动目前面临路窄难行、医疗条件不充分、水电等基本生活保障匮乏等几大挑战。
法新社26日晚些时候援引尼泊尔内政部消息报道,尼泊尔境内已有超过2300人因地震丧生,另有5800多人受伤。另据新华社昨晚11点消息,有4名在尼中国公民在地震中遇难,另有约10人重伤。尼泊尔军方人士巴尼亚26日在加德满都机场对新华社记者说,尼泊尔强震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大幅增加,估计死亡人数在四五千人。
再发强震整个大地都在摇晃
北京时间4月26日15时09分,尼泊尔再次发生强烈余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7.1级,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为6.7级。
余震来袭时,记者感觉到整个大地在不停地摇晃,一波又一波,持续了两三分钟。人好像在大海中游泳,空中群鸟也在惊恐地飞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等候乘机赴尼泊尔增援抗震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说,他们又得到航班延后的通知,因为强烈余震再次造成加德满都机场临时关闭。
三大城市九成老建筑被毁
另据尼泊尔官方电视台报道,加德满都谷地(包括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三个城市)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25日的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世界文化遗产遭遇灭顶之灾。
救援困难缺工具徒手挖人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行动,提供紧急援助:派救援队,运送医疗设备和救灾物资。如印度已经派出多支救援队并在继续派出,韩国、美国政府都已表示要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挪威政府要提供380万美元援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打算援助共计450万美元……
路透社报道,由于加德满都街道大多狭窄,推土机根本无法通行,不少救援人员只好使用简单工具从废墟中挖掘幸存者。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在加德满都城外,因为手头根本没有可用的工具,还有人徒手从废墟中挖人。
法新社报道,大地震后,尼泊尔的手机网络时断时续,首都大部分地区断电。
除电荒,缺少洁净饮用水也将成为震后灾民面临的一大挑战。加德满都只有部分人家用得上市内主要水路管线的水,其他人用水平时靠水车提供。值得一提的是,一到雨季,加德满都偶尔暴发疟疾疫情。一些媒体担心,如果灾民越来越多地使用受污染的巴格马蒂河及其支流的水,患水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就会急剧增大,尼泊尔急需建立水过滤设施。
□关注
中国救援队救出16岁少年
成首个抵尼的重型国际救援队;中国提供2000万元物资援助
遭受近百年不遇特大地震后,尼泊尔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国际社会给予紧急援助。
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抗震救灾的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决定向尼泊尔政府提供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后续援助将视尼方需求进一步提供。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向尼泊尔红十字会提供500万元人民币和50万元港币的人道援助,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也已做好准备,随时赴尼泊尔地震灾区提供医疗支持。
应尼泊尔政府请求,中国国际救援队已于北京时间26日12时05分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为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联合国认可的重型国际救援队。救援队由62名搜救队员、医护队员、地震专家、技术保障人员组成,携带有搜救、医疗等有关救援设备和6条训练有素的搜救犬。大部分搜救队员参加过我国汶川、玉树、芦山及日本、海地、巴基斯坦等国地震救援,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抵达后,中国国际救援队马上分队展开工作。经过4小时艰苦搜救,当天下午5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灾情严重的加德满都西北部,成功救出一名幸存的16岁少年。该少年已被困超过一天。这是中国救援队救出的第一个幸存者。
另据了解,一支美国国际救援队正赶往尼泊尔,日本、法国、荷兰、德国、阿联酋、波兰、比利时和土耳其的国际救援队处于集结状态,计划于今明两天陆续抵达。此外,新加坡、瑞典、西班牙和俄罗斯的国际救援队处于待命状态。
观察
“杀死人的是建筑”
尼泊尔地震损失缘何严重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容易发生地震,加之本次地震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大,事发人口密集区,对当地抗震性不强的建筑构成严重冲击,人员死伤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发生后的4小时内,至少发生14次4级以上余震。英国开放大学地质学教授戴维·罗瑟里说,尽管余震的破坏力远低于先前强震,但当地不少没有完全损毁的房屋结构已遭破坏,很可能在余震中发生坍塌,酿成二次伤亡。
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詹姆斯·杰克逊说,尽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自然原因,但地震的后果在很大程度上系“人为”的。除了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地震中杀死人的是建筑,而不是地震本身”。杰克逊说,当地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子女继承父母遗产中的房产时,需要把现有房子平分,也就是说,在本来就不算牢固的建筑内打隔断。为了增加居住空间,人们还私自加建楼层。他认为,这些“违章建筑”实际上削弱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揭秘
尼强震曾被预言
一周前,专家还在尼首都研讨防震
据悉,一些地震专家预料到尼泊尔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性强震,只是,他们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
美联社报道,仅仅一周前,国际非政府组织“地震无国界”召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50名地震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会,讨论如何让人口密度高、建筑缺乏抗震设计的加德满都更好地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好准备。
“有点像噩梦,迟早会发生,”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詹姆斯·杰克逊说,“从物理学和地理学上说,(25日)发生的事情完全在我们预料之中。”
前瞻
余震或持续数月
全球进入强震活跃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表示,目前强震之后的两次7级强余震的发生是正常情况。一个8级左右地震的强余震活动持续几个月都有可能。尼泊尔包括我国西藏受灾地区的群众未来一段时间仍需防范较强余震发生。
日本前气象厅地磁观测所所长石川有三指出:“今后数月内还有可能继续发生最大7级左右的余震。”
蒋海昆认为,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已经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呈现出类似于20世纪前半叶全球8级地震多发的态势。不过,蒋海昆强调喜马拉雅地震带的活动在短时间内虽有加剧,但从长远来看,还没有证据显示印度洋板块活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