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宋晖
海都讯《回忆》:尽管有时/会如一支洞箫在秋风里落寞/尽管有时/哀伤会似雨水在大地上溅落/只是困顿时从不改执著/只是即便心如死灰也总能复活/冷嘲像冬/却给了我清醒的头脑/热讽像夏/却给了我健康的肤色/我不仅要活出精彩/而且要让精彩为我而活
这是汪国真诗作的最后一次公开发表,发表于今年2月26日的福建媒体上(《厦门晚报》),而在两个月后,也就是昨日凌晨,这位厦门集美籍的诗人因肝癌不治,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
他的诗作影响一代人
汪国真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厦门集美,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他曾被媒体称为“20世纪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佳句很多,我们嘴边念叨的时候或许很少想起它的作者汪国真。1985年起他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成为《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的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在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曾引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于习主席会背下他的诗,汪国真曾公开表示非常激动,连连感叹“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挺欣慰的”。
曾朗诵写给集美的诗
据介绍,去年7月初,汪国真等作家学者还参加了漳州长泰“留住乡愁——美丽乡村创作采风”活动,而在短短的3个月之后(去年10月底),他又参加了集美学村文化艺术节,他称:“集美有活动我必须得来。”据策划厦门文化节负责人介绍说,“汪国真还深情朗诵了写给集美的诗。他在掌声中登台,为自己的祖籍‘正名’,有人说他是北京的,有人说是上海的,居然还有人说是台湾的。汪国真当时称,实际上他的祖籍在厦门集美,他的父亲是集美英村人,地道的集美人。他还坦言受到嘉庚精神的感染,‘母亲从集美中学毕业,父亲从厦门大学毕业,这两所学校都与陈嘉庚先生有关,我能走出来是受家庭的影响,也是受陈嘉庚精神的影响’。”
追忆:“他很有才华,非常谦逊”
昨天,得知集美籍著名诗人汪国真逝世,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表示,“觉得太突然,对于汪国真老师的逝世感到很悲痛,很惋惜。”
赖朝晖回忆,“一接触就感觉汪国真老师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很有才华,非常谦逊。”赖朝晖说,这两年汪国真多次回集美参观,在与汪国真交谈时,他在言语中流露出满满的对家乡集美的热爱之情。
赖朝晖说,汪国真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而且在书画和音乐创作领域也颇有成就。他是集美人的骄傲!
赖朝晖还向记者透露,之前他们曾经酝酿在集美建汪国真艺术馆,展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书画及词曲作品。
他们将筹备一场汪国真作品朗诵会,以此来追思这位厦门集美的著名诗人。
汪国真:有诗有字有曲的一生
汪国真除了是一位诗人,还是画家,跨界作曲,当过主持人。
因签名练书法
细心人会发现,京城报业大腕《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及花城广州的《羊城晚报》、行业报《劳动报》等报纸的一些刊头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称汪国真是“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怎么没诗好呢?”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他先练钢笔字,没过几个月,再签名时,竟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跨界学习作曲
汪国真40岁开始学钢琴、学作曲。近年来,汪国真推出了由自己作词或作曲的音乐作品。这些歌曲开始频频在各地电视文艺晚会中亮相。2009年,汪国真曾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实现了从“诗人”到“书法家”再到“作曲家”的三级跳。
(宗和)
《临江仙·集美》
离去更觉集美好,
涛声犹胜蝉声。
白帆点点镜般平。
波中镶小岛,远暗近分明。一道海堤围海浪,
浪花泪水盈盈。
也知此地赛聘婷。
不可轻漫过,只好梦中逢。——汪国真写集美的小诗
《小城》
小城在梦里
小城是故乡
小城的石径弯弯
小城的巷子长长
小城没有烟囱长长的叹息
小城没有声音汹涌的波浪
小城的旋律是潺潺的
小城的空气是蓝蓝的
小城是一位绣花女
小城是一位卖鱼郎——为厦门创作了诗歌《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