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日前,祖籍厦门集美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在京去世,享年59岁。诗人的早逝,再次向世人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据《2014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报告》显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是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48.92%。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恶性肿瘤来自消化道。
本周,海峡都市报《健康馆》周刊聚焦消化道肿瘤,请来相关专家作详细介绍,并联系了一些医疗机构,为市民朋友提供消化道肿瘤免费筛查,有需要的朋友拨打95060报名、预约。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产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据国际知名肿瘤专家(加拿大高级中医师)蒋远征介绍,目前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普遍认为,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遗传基因对其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常见的有胃癌,我国至少有5个胃癌高发区,我省就位列其中。福建处于东南沿海,气候潮热多湿,容易为病毒细菌提供生长的温床。此外我省沿海很多居民靠捕鱼为生,捕上来的鱼吃不完或者舍不得吃,往往会进行腌制、熏烤后再保存起来,这样制作的食品含有较高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长期食用,癌症的发病风险就较高。
积极干预癌前病变从防癌筛查体检开始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是积极干预癌前病变的利器之一。目前我国只有不到20%的胃癌是在早期发现的。因此,市民朋友一定要定期做健康检查,高危人群还要重视防癌筛查。
幽门螺杆菌目前被明确认为是引起胃炎的因素之一,所以把幽门螺杆菌根除,对胃癌的预防会很有好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简便有效,只需要做碳13呼气试验就可以。胃镜也是胃癌筛检的有效方法,40岁以上以及有胃癌家族病史的群体,需要定期胃镜检查。此外,50岁以上的人群还可以做结肠镜检查等针对大肠癌方面的筛查。
不少恶性肿瘤有癌前病变的过程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目前医学上还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但积极干预癌前病变,癌症就有可能被消灭在萌芽阶段。”蒋远征介绍,以胃癌为例,许多良性胃病在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演变成为胃癌,如慢性胃炎、手术后残胃、胃息肉等,这些疾病可称之为癌的背景性疾病,其中,可能发生癌变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而真正发生胃癌的还是极少数。只要积极治疗和预防,大部分患者能够避免癌变。同样的,乙肝、丙肝患者,积极、规范治疗,也可以延缓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蒋远征表示,在调理胃病、肝病等慢性疾病中,中医药强调以人为本,讲求辨证施治,长期调理,对治疗这类消化道炎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关活动
拨95060预约免费防癌筛查
近期,海都报《健康馆》周刊携手福州博医汇中医馆,推出“免费肿瘤风险筛查”活动。即日起,共有100个消化系统肿瘤风险筛查(含肝功检测12项、肾功检测3项、尿素C13呼气检测、Ca72-4糖链抗原检测)的免费体验名额对外开放,并统一安排权威专家对筛查报告进行解读,帮助市民朋友及时发现疾病“苗头”,规避致癌风险。
预约热线:95060
博医汇中医馆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16号屏东城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