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城事/家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福州跟着“茶花”学唱流行歌
母狗护崽 夜半狂叫扰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福州跟着“茶花”学唱流行歌

张教授收藏了几百台古董级的收音机
 

海都讯 70岁的张性雄是福建农林大学的退休教授。他家里有一面墙,架子上全是老收音机,大的是电子管收音机,小的是晶体管收音机。他说,他收藏的老收音机共有几百台,其中就有福州无线电厂生产的“茶花牌”、“古田牌”、“朝阳牌”等品牌的收音机。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陪伴了好多老福州的流金岁月。

晶体管收音机农家的信息通道

张教授说,解放前,福州的一些厂商就开始用进口元件组装收音机,但数量比较少。1958年,成立了福州电讯器材厂,开始生产“茶花牌”收音机。该厂后改名福州无线电厂。“茶花牌”电子管收音机因为质量过硬,获1961年全国收音机评比二等奖。

当年,收音机可是家里的大件,电子管收音机个头大,位置显,机身上还要盖上一块防尘布。1974年,张性雄在长乐老家结婚时,为了装点新房,专门从当时的长乐县广播站借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摆了一个月。

1963年,福州无线电厂停止生产电子管收音机,改产“茶花牌”晶体管收音机,个头就小多了。张教授说,当年在农村,因为不通电,连电灯都没有,但有的“茶花牌”晶体管收音机只要有电池就通用。这无疑是封闭山村里的一条“信息通道”。

打开“茶花牌”还能听电影

张教授说,他年轻时买不起电影票,特别喜欢听收音机里的电影录音剪辑。这是一种文艺广播形式,它以电影录音为基本素材,把电影声音部分同电台的解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原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上个世纪80年代,收音机里开始播放一些流行歌曲,“每周一歌”等节目特别受欢迎。1980年,李谷一演唱的《乡恋》被称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当年,老福州有很多人是通过收音机听到、学唱流行歌曲的。在收音机旁边跟着哼唱几句歌词,是当时的时髦。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收录机的流行和电视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茶花牌”等品牌的收音机渐渐远离了福州人的生活。

感谢李先生提供线索,奖50元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