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贽超/文 毛朝青/图
海都讯 前日,海都记者实测福州几大公园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市中心的公园似乎输给了郊外的公园。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由于市中心的PM2.5和PM10浓度较高。
那么,究竟负氧离子对沉降PM2.5和PM10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在两个同样大小的房间内点燃10根香烟,制造出PM2.5和PM10浓度较高的环境。4小时后,放有植物负离子机的房间,PM2.5的沉降率高达87.09%,PM10的沉降率高达87.87%;而没有负氧离子的房间,PM2.5的沉降率仅为15.21%,PM10的沉降率为26.71%。
实验开始 两间房各点10根香烟
本次实验由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功能型植物研究室的杨志坚主任及几位研究人员共同操作。在两个同样大、约20平方米的房间内,分别点上10根香烟。甲房间内放上两台植物负离子机,乙房间没有任何设施。
对于两个房间最初的PM2.5和PM10的数值不太一样的问题,研究人员解释,各处颗粒物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所以检测出来的数值稍有些不同,但并不影响整体实验。
实验过程
甲房间内放有两台植物负离子机,每台机器能释放平均6万左右的负氧离子,相当于雨后森林的水平。
可以看到,甲房间1小时后的PM2.5的沉降率达26%,PM10的沉降率达32.5%。而没有负氧离子的乙房间,PM2.5和PM10的数值不降反升。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1小时内,乙房间的颗粒物可能比刚点完香烟后弥散得更均匀了,所以数值反而更高。
4小时后,有负氧离子的甲房间,PM2.5和PM10的沉降率均高达87%左右;而没有负氧离子的乙房间,PM2.5的沉降率仅为15.21%,PM10的沉降率为26.71%。8小时后,甲房间的PM2.5和PM10几乎全被沉降;而乙房间的PM2.5才沉降了19.44%,PM10沉降了33.65%。
实验结果 负氧离子完胜PM2.5、PM10
在这场负氧离子对战PM2.5和PM10的“战争”中,负氧离子完胜。 这场“空气战争”看不在这场负氧离子对战PM2.5和PM10的“战争”中,负氧离子完胜。
这场“空气战争”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从记者的直观感受上,4小时后,进入有负氧离子的甲房间,只能闻到一些焦油味,已经不像最开始那样烟熏火燎。而4小时后进入没有负离子机的乙房间,记者依然觉得烟味很大,有些呛人。
探究
●森林释放负氧离子呈现“集群效应”
杨志坚:自然环境下生成负氧离子,有降雨、瀑布、植物等方式。降雨和瀑布人为不可控,那么通过增加植物来增加负氧离子的含量,是适合城市的选择。简而言之,城市里不管室内还是室外,增加植物对改善空气都有重要作用。
每棵植物都会释放负氧离子,而一整片森林所释放出来的负氧离子浓度,不是多少棵树的简单相加,而是会呈现一种“集群效应”,对于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通过自然手段获得的负氧离子才最健康
杨志坚:目前我国对负氧离子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是否负氧离子含量越高对人体就越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通过电击空气可获得上百万的负氧离子,但副作用是会同时生成比负氧离子更多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大气污染物,多来自机动车尾气、电厂废气,是酸雨的成因之一)。不仅起不到清新空气的作用,反而会污染空气。因此,通过自然手段获得的负氧离子才是最健康的。
本次实验使用的植物负离子机,是由福建农林大学研发的。原理是通过电击植物根系,加快植物生成负氧离子的速率,且不会产生有害废气,可以模拟自然状态下森林的负氧离子情况,使实验有了实际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