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冰裂的石厝会“唱歌”》,让散落在莆田乡村的美丽石厝,为更多人熟知。因为认识的局限,这些珍贵的乡村记忆,最终可能全部消失。近两个月,海都记者多次实地探访,4月底,还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共赴莆田秀屿,把脉当地石厝保护,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省旅游局副局长郑维荣认为,莆田石厝可能达不到文物的标准,但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同样有保护价值。
脍炙人口的《外婆的澎湖湾》,让澎湖家喻户晓。澎湖列岛就像镶嵌在碧蓝海水里的珍珠,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潮涨潮落的海滩,渔民堆砌弧形石墙来捕捉鱼群。这些弧形的石墙,当地称为石沪。现在,这项传统的捕鱼技术是台湾旅游观光的资源。游客可以在退潮时跟着沪主进入沪房内捞陷在沪内的鱼群,每年游客众多。
二崁(kàn)是澎湖的一个普通渔村,上世纪80年代末,几乎成了荒村,随处可见的老砖房,在当时的百姓眼中,是“到处都有的老东西”。在专家的呼吁下,1989年台湾大学城乡基金会组成了二崁工作队,提出了“活态保存”的概念,不光保存建筑外观,更要保存居民生活的常态、文化与历史的集体记忆,于是,一项项与村民集体记忆息息相关的主题逐渐被提炼出来。
在二崁,人气最旺的得数“潮间带博物馆”,外观用许多木头以及玻璃球装饰,那些木头其实是漂流木,玻璃球则是过去渔民捕鱼时渔网上的浮球。当初建造潮间带博物馆时,二崁工作队设计了一个“踢馆”活动来传承“石沪”工艺。
先制作了一个110模型让村民讨论,对模型有意见的村民都可缴1000元新台币后进行挑战。大家可将原有的石沪模型推倒,但必须用更正确的工法加以复原。在几次的踢馆挑战下,工作队详细记录下了准确的堆叠石沪技术,最传统的技艺在游戏中得以留存。
令人意外的是,原本为二崁在外子弟准备的各种博物馆,却意外地受到各路游客的青睐。二崁的聚落保存已经持续26年,现在仍在继续。这个小渔村,从人口大量外流的废村边缘,到如今在外地出生的年轻人都愿返乡,回到澎湖工作。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未来就在过去当中(FutureisbaseonPast)”,也希望澎湖能继续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