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盛钟
海都讯“买银行理财产品也得警惕欺诈,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昨日,莆田市民小李到延寿路一家银行办理业务时发现,该行网点柜台前贴着一张告示,提醒客户需要注意理财“飞单”风险。莆田银监部门表示,市民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当分清银行理财产品和“飞单”产品的差异,防患于未然。
“飞单”指的是银行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场所,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授权代销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对接项目风险高,承诺超常规收益率,对消费者诱惑巨大。”莆田某国有银行理财师林先生说,虽然“飞单”的危害性极大,但是行为隐秘性很强,很容易迷惑市民。
“‘飞单’涉嫌非法集资,全国不少地方都发生了因银行个别员工‘飞单’行为造成消费者资金损失的事件。”莆田银监分局相关工作人员,此前,银监部门已发布警示公告,提醒市民对“飞单”侵财违法违规事件保持高度警惕。
据了解,做“飞单”生意,第三方机构会给银行理财经理业务金额1%~2%不等的“劳务费”,其收入要比卖正规理财产品多不少,高额的佣金也导致个别银行员工铤而走险。此外,理财产品的很多信息并不透明,这也给“飞单”的产生带来了土壤。
理财专家介绍,防范“飞单”并非难事,投资者首先应注意查证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否为银行正规产品,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同时,投资者还应注意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遇到疑问时还可通过银行客服热线、银行官方网站等途径进行核实。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