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名人故居 为何一塌再塌
□微语录
两盆小龙虾引发的“男女战争”
□微观点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人故居 为何一塌再塌

 

N李熙慧

背景: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文儒坊内的张经故居,一个月内连塌两次。(详见本报昨日A41版)

张经故居是明代建筑,历经400余年屹立不倒,在福州可算凤毛麟角。它地处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内,是福州城内最中心、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张经又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更何况,张经故居除了有福州市政府挂牌保护之外,还有着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法定身份。

身居闹市、历史悠久、名人故居、法定保护……这么多标签集一身的不可移动文物,却在雨中接连倒塌,实属罕见。但熟悉张经故居状况的人,对它的倒塌早已在意料之中。

2011年11月,多家媒体刊发了福州市2012年计划修复沈葆桢故居、张经故居的消息;这几年,有关修复张经故居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可直到它塌了,还没有动静。三坊七巷管委会对此的答复几乎一致:因房屋买卖产权不清、继承者较多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等问题,住户不同意搬离,修复工作不能开始。一拖再拖,结果拖到了房倒屋塌。

根据《文物法》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因此住户不同意搬离等原因,都难以成为故居一塌再塌的借口。这次事件,表面上看是因为年久失修,日常保护没跟上,从更深层的原因分析,则是保护力度不够、意识不强,相关部门对文物的重视不够。

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街区也陆续启动了修缮和保护利用,类似这样一拖到塌的事件,再也不能发生了。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