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都六一嘉年华”乐翻天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都六一嘉年华”乐翻天
有名师讲座听、有闯关游戏玩、有神秘礼物拿,还有爱心图书捐赠……约300名“大朋友”、小朋友收获满满
象棋对对碰、踢毽入筐、机器人游戏……各种游园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很嗨
何捷老师的讲座上,孩子们也积极互动
孩子们把对贫困山区孩子的祝福,贴在心愿墙上
海都小记者陈仪岚(左)是游园“冠军”,获得了星空智能手表
 

N海都记者 高洋洋 黄飞燕/文 许毅栋/图

海都讯 六一节你去哪玩了?海都“夏的绽放·六一嘉年华”乐翻了天!5月31日,在海都“大家长”的组织号召下,约300名“大朋友”和小朋友齐聚一堂,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六一儿童节。

现场,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何捷老师,为家长们带来了《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公益讲座。

而孩子们的热情则在游园环节被点燃——为了闯过12道关卡,集齐印章换礼品,有的孩子拉上小伙伴,开启“友情闯关模式”;有的则打出亲情牌,拉爸妈来助阵……

不仅如此,富有爱心的孩子们,还现场捐出了自己心爱的图书,为福清市城头镇黄墩小学的160名孩子,“隔空”送去了一份特殊的六一节礼物。这些爱心图书,让六一嘉年华活动现场充满温暖。

爱心捐书

图书“飘香”传递温暖

作为六一嘉年华游园活动的“开局之战”,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得到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支持。

现场,孩子们纷纷捐出了自己心爱的书籍,一本、两本、一摞……这些蕴含着爱心的书籍,慢慢汇聚成了一座小型的爱心“图书馆”。“我希望这些图书能够帮到乡下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跟我们一样有课外书读。”屏西小学六年级的吴曈同学,和妈妈一起捐出了不少爱心书籍。

今年暑假期间,海都社工中心将携手海都小记者,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把这些爱心书籍送往福清市城头镇黄墩村的黄墩小学,为学校的160个孩子送去浓浓“书香”情。

快乐游园

身体“总动员”脑力大比拼

活动现场,我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12个游戏项目和丰厚的礼品,孩子们闯过一道关卡就可以获得一个印章,集齐一定数量的印章,就能兑换礼品。

游园一开始,孩子们就朝各个游园分会场奔去,开启“身体总动员”模式——在机器人会场,面对螃蟹机器人和迷路机器人,孩子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用遥控程序指引螃蟹机器人夹取物品;又用手“挡光”,引导迷路机器人“回家”。在“象棋对对碰”环节,孩子们“脑洞大开”,凭借记忆翻转出相同的棋子,完成“对对碰”。不仅如此,还有考验脚上功夫的“踢毽入筐”;考验逆向思维的“正话反说”等游戏,都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夺冠小女生斩获“神秘大礼”

“游园还没开始,我就提前去逛了一遍场地,熟悉每项游戏的规则。玩的时候,先挑人少的游戏玩,这样可以节省排队时间……”说起自己的夺冠心得,来自麦顶小学五年级的陈仪岚同学兴奋极了。作为第一个集齐12枚印章且用时最短的女生,陈仪岚获得了此次游园活动的神秘大礼——星空智能手表。

这个手表看上去和普通手表没啥区别,但其实却是手表界的“高智能”产品,它不仅具有时钟、闹铃的功能,还具备双向通话、卫星定位、远程倾听等功能。拿到这样一款“高科技”手表,陈仪岚开心极了。

现场,星空智能手表也得到不少家长点赞。“这个手表不但能打电话,而且孩子在哪里,我用APP软件就能定位得到,这个功能很贴心。”参加活动的李女士说。

名师讲座

何捷老师建议家长:

“好好生活”才有“好的教育”

活动当天,海都邀请到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何捷老师,与家长们聊聊“教育”的话题。

何捷老师说,如今的小孩可以用“得罪不起”来形象概括,孩子的行为习惯、礼仪礼貌令人担忧。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何捷老师结合一线从教20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家长们分享了“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理念。

培养好习惯首推健身和阅读

俗话说“7岁看老”,何捷老师认为,小学是孩子个性趋于成熟的阶段,而此时正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关键期。哪些习惯需要培养?何捷首推健身习惯。

在何捷老师家里,儿子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也不是“做作业”,而是“运动”。“拥有强健的体魄,对孩子而言终身受益。”何老师说。

“参与过绘本读写课程的孩子请举手。”话音落下,现场举手的孩子却寥寥无几,让何捷不免有些失望。他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而让孩子爱上阅读,不能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家长必须在家中多读书,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他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哪怕是手机阅读,“手机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虽然便捷,但只有瞬间记忆效果,而纸质阅读才能让人记忆深刻”。

何捷现场还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读书理念,他说:“用眼睛读,不如用耳朵读。”他建议家长下载有声电子书,播放给孩子听。通过听,孩子不但能了解书籍的内容,更能够模仿音频里专家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正达到“学语言”的效果。

当谈到写作时,何捷认为,写作应该做到“每天写一点,天天写少一点,写后改一改”。

好的行为规范父母“做给孩子看”

你有多久没回家陪孩子吃晚餐了?何捷告诉父母,“晚餐时间是父母和儿女交流的最佳时段”,尤其是五年级至初二阶段,是孩子青春期,多跟孩子聊聊天,尤其重要。他还特别强调了父亲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在何捷看来,中国的“三代同堂”,就是最好的礼仪教育,他建议父母,经常带孩子回家看看长辈。“但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问好,”何老师说,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以身作则,主动向长辈问好,孩子自然“耳濡目染”。

讲座结束后,还有不少家长意犹未尽。家长陈女士说,何捷老师的教育理念正契合当下家长的种种困惑,让她受益匪浅,“希望能够多参加这样的讲座”。

在海都“六一嘉年华”活动中,孩子们还得到了何捷老师的著作——《何捷老师的命题作文智慧》一书。家长吴女士表示,书中有很多引导孩子写作的案例,对家长而言颇有指导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