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政协委员:不追责 浪费将难以避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2015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刚修两年金榕南路撬灰砖换新砖”追踪
政协委员:不追责 浪费将难以避免
金榕南路改造花掉2200多万元,市政部门回复“因为要‘白改黑’”;许多市民质疑“既知今日,何必当初?浪费巨大,决策者难辞其咎!”
被海都报曝光后,场站公司回填了人行道上的大坑,但地砖还未修复
 

N海都记者 汤先增/文 毛朝青/图

关注理由 福州金榕南路2.8公里道路,路面、人行道比较完好,却要花2200多万元巨资改造。此事经海都报连续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省住建厅、福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过问此事,要求市建委等部门回应市民疑问、反馈改造情况(详见海都报2日A03版、3日A06版、4日A02版)。

昨日,又有不少市民致电海都报,对该项目提出疑问。市民认为,当初修建金榕南路时,建设单位如果多考察、调研,多听听民众的意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金榕南路就不必多动一场“大手术”,浪费一大笔财政资金。还有市民指出,建设部门修路时缺乏远见,没有前瞻性,导致了重复施工的浪费,一些决策者难辞其咎,呼吁对当初决策的失误进行追责,责任落实到个人。

人行道地砖为何一定要换?市政部门:因道路“白改黑”

“旧砖没有损坏,为何要全部撬掉?这是劳民伤财。”居民林先生说,金榕南路榕城广场公交站段,人行道地砖、路沿石都是前两年刚换的,绝大部分没有破损,还能用,为何还要撬掉换新砖?“如果路面损坏,修复即可,再花巨资重修一遍,这不是浪费吗?”

此前,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林姓负责人回应:金榕南路作为奥体周边重要的景观大道,被市政府列入统一改造计划中,对道路进行“白改黑”、人行道及沿线绿化改造提升。其中,因道路要进行“白改黑”,在路面上铺一层12厘米厚的沥青,如果不对人行道进行改造,届时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同在一条水平线上,很难做到三者“各行其道”。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前两年因电力施工,对人行道进行了破路开挖,并更换了地砖。

对此,周边居民并不认同。居民们认为,早期修路改造时,因建设部门没有长远考虑,导致现在又要以“美化城市”为名,花2200多万元巨资改造,是在为过去决策的失误埋单,造成巨大浪费。

“白改黑”为何拖至今日?市民质疑:修路缺乏远见,决策者难辞其咎

按照福州市建委、市政工程管理处的说法,人行道换新砖的直接原因,是金榕南路要“白改黑”,以提升道路景观效果。

对此,市民林先生认为,金榕南路重复施工造成浪费,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初建设该路段时缺乏前瞻性,做成了水泥路面。现在,相关部门出于美观、易修复等原因,将水泥路面改成沥青路面,又要多花一大笔钱。

业内人士曾先生说,10多年前,业内就认识到,与水泥路面相比,沥青路面优点很多,如防滑、易修复,适合替代水泥路进行推广。“在2008年之前,不要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就是中部一些城市在城区建设时也已广泛铺设沥青路面。”

“每一个市政建设项目都关系到大笔财政支出,花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把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减少浪费,是项目决策者、执行者必须考虑的事!”市民陈先生表示,市政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建设部门应在决策前多考察、调研,做足“功课”,再将一个项目的不同设计思路公之于众,广泛征求民意和专家意见,使决策更科学、合理。

还有市民认为,就是因为建设部门在修路时缺乏远见,没有前瞻性,才导致如今重复改造的浪费,一些决策者难辞其咎。

改造2.8公里,何以要花2200多万?

市民呼吁:公开工程造价明细

“短短一条次干道的美化、提升,为何要花2200多万元?”连日来,许多市民致电本报,对项目造价提出疑问。

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金榕南路改造造价为2295万元,包括:沥青罩面及相关处治1066万元、路面的病害处理193万元、人行道铺设380万元、交通标志标线及信号灯建设252万元、排水设施改造及新型井盖的更新404万元。该处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改造由市政工程管理处提出,市建委审核后报市政府审定后组织实施。

“2.8公里的路,倒沥青要花1000多万?安装交通标志和红绿灯要花200多万?”不少市民表示,如此高的造价,让人难以理解,呼吁市政部门公开工程造价明细,让公众看一看每笔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猫腻。同时,建议审计部门对该工程进行审计。

“习近平总书记曾倡导节俭,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市民林先生说,一条2.8公里的道路,为搞美化工程,要花2200多万元,相关部门是否做到了节俭?

重复施工造成浪费,该谁担责?

政协委员建议:事前“听证”,事后“问责”

“如今不少市政工程重复施工,造成巨大浪费,就因是所谓的‘集体决策’,最后竟无人担责!”不少市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对金榕南路改造展开调查,一定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对此,福州市政协委员林常青认为,市内所有涉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应由各相关部门集中协调,确定一个牵头部门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监管,避免多部门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此外,要将工程审批权力纳入法律约束,公开招标建设,避免暗箱操作。

林常青表示,市政工程之所以会出现重复施工、过度施工等浪费情况,最关键的一点是造成浪费的人没被追责。一个市政项目若是“短命工程”、“浪费工程”,如果能立即追究项目决策者、执行者的责任,相信这些问题工程会大大减少。

他建议,大幅提高随意破路的门槛费,以促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经费集中使用,杜绝重复建设;应制定市政工程建设验收考核制度,所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要根据工程计划中所制定的标准严格验收,如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合格后未达到使用年限就出现问题,应追究查处相关责任人。

□快刀短评

重复、过度施工也是一种腐败

N水月

近年来,习总书记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公款吃喝风遏制住了,各级领导干部也在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三公”支出。吃喝浪费固然让人心痛,但公共设施的重复、过度建设造成的浪费更为惊人。

投入资金进行市政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本是件好事。但如果决策不科学、施工不高效,市政工程也会引发市民质疑。

以金榕南路为例,2.8公里改造,就要砸下2200多万元,刚铺两年的砖撬掉,铺新的。这还仅仅是奥体周边的一条次干道,其它道路改造,不知花费多少。这2200多万元,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市政部门给出的账目表,也让市民云里雾里看不明白。

市政工程频频出现浪费,其根源还是公众对权力监督的缺位。许多工程的预算审批、招标投标、施工建设等环节,都由领导说了算。领导一任性,预算往往就刹不住车。此外,这类工程隐含的巨大利益,也让一些官员不惜浪费财政资金而趋之若鹜。

金榕南路的重复施工,有没有存在类似问题,目前暂未有定论,但必须明确的是,重复、过度施工,浪费财政资金,也是一种腐败。要想真正遏制市政工程的浪费现象,就应重视城市的科学规划、项目决策。建立市政工程质量的问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此倒逼各项制度的落实,使工程项目决策者不能再任性、随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