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2日刊登题为《为何在中国几乎不可能找到一张明信片》一文。作者为斯蒂芬·凯利。文章摘抄如下:
我执教的(位于江苏昆山的)杜克大学中国新校区位于一个有近200万居民(包括农民工)的小城市,过去7周以来,我一直试图从这个城市寄一张明信片。
昆山就在现代化中国心脏地带的上海以西。这里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现代化且全新的。你想买一块L形角铁架用于简单家庭装修?肯定能买到。法国香水?有。一袋一公斤装的绿豆?没问题。但是明信片?没有。甚至5层楼高的书店里也没有。
我和妻子最后坐上了时速约200公里的超现代化高铁列车,来到了上海。这次终于有了某种发现:在我们住的宾馆,会说英语的门房自己藏有秘密明信片宝藏,上面是老上海的黑白照片。在超现代化的杭州火车站,我看到数百张脸沐浴在iPhone或三星手机屏幕的蓝色冷光中。没看到一支笔的踪迹。
我的学生向我保证,明信片在中国并没有消亡,只是即将消亡。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再写东西了。不过,手写明信片相对稀少表明人们已经匆忙走向数字化和失去个性的未来。看到中国文化和通信的一笔一画缩进3英寸宽5英寸高的屏幕中,看到精美的毛笔字简化成两个大拇指的点摁,真让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