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郭若冰 张坊 高洋洋 文/图
海都讯 昨晚8时,2015福建省高考成绩发布,全省考生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第一时间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全省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也在媒体不断的搜寻后浮出水面。其中,来自福州市连江一中的丁若泓同学,以原始分663分的高分(高考总分750分)一举夺得全省文科状元;厦门英才中学的姜麟锟,以原始分703分的高分成为全省理科状元。昨晚,海都记者连线两名状元,了解状元背后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高效听讲,做题并不比别人多
丁若泓的名字,是爸爸取的,“若”是好像的意思,“泓”则意蕴一泓清澈的泉水。丁妈妈补充说,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女儿能过得平平安安。
对于女儿成为全省文科状元,丁若泓的父母并不意外,“主要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丁若泓说,父母跟她就像朋友一样,“他们不会给我压力,留给我较大的自主空间。”
“听课效率很重要。”被问及是否有特殊的学习方法时,丁若泓说,她并没有什么“独门秘笈”,主要是“课堂上高效率地听讲,做的习题并不比别人多,关键在于理解”。
在英语的学习方面,丁若泓有个习惯,就是把平常容易做错的题目都抄在“错题本”上,不断复习,并在考前翻阅错题本,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问题。
这个暑假,计划游江南
在常人看来,学霸只会不停地学习,可这名女状元却喜欢游泳,读龙应台的散文。“她的兴趣十分广泛,学习能力也很强。”聊起女儿,丁爸爸说,从小就注重孩子在传统国学方面的培养,茶余饭后听听唐诗宋词的磁带,拉拉二胡,练练书法。
这次到底是要去清华还是去北大,若泓表示还没有考虑好。这个暑假,她的计划是学做菜、去趟江南水乡、多陪陪父母。“因为爸爸妈妈做菜好吃啊,想向他们学一学!”若泓告诉记者。
做事干练,性格外向阳光
丁若泓的班主任邱红英老师说,若泓进入文科班后,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一职。她性格阳光外向,做事既干脆利索也很有责任感,平时人缘也十分好。邱老师从教20年来,培养了不少学生考上名牌大学,但培养出“状元”还是头一次。
不过,这位全省文科状元并不是临考“超常发挥”,而平时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学霸”。据了解,若泓的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基本上能够排在年段第一、二名,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两科比较突出,高二时还曾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福建赛区二等奖。
全省文科状元竟然在连江县出现,这让很多读者感到稀奇。不过,福州一教育系统人士告诉记者,连江出了全省文科状元,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他说,这几年连江县的基础教育一直非常扎实,在福州地区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连江县每年高考人数仅为2000多人,属于生源较少的县(市),但近三年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连江县在福州地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福州市区、长乐市。
学习自觉,从不让家人操心
“知道他能取得好成绩,但没想到会考得这么好。”姜麟锟的妈妈一听到记者问起姜麟锟为什么此次发挥得这么好,就自豪地说道。“平时他成绩在学校一般都是前几名,但是没想到这次能够在全省前几名,出乎意料呀!”
据姜妈妈说,姜麟锟从小很独立,从不让家人操心。在中考的时候,就以高分考进了寿宁一中,后来厦门英才中学到寿宁招生,考虑到孩子的独立,家人决定让刚准备上高一的姜麟锟就读厦门英才中学。
“作为男孩子,我觉得就是要让他飞出去。”姜妈妈对儿子很有信心,“无论他飞得有多高,我这还有一根线,就像放风筝一样,随时可以把他拉回来。”
学习方法是紧抓课本,其次才是课外资料
姜麟锟的爸爸是寿宁鳌阳镇的一名公职人员,他说,麟锟学习一直很自觉,各科都比较均衡,对于他的学习,父母也比较放心。
据了解,姜麟锟从小就是一个动静分明的人,玩的时候玩得很疯,学习的时候也非常投入。妈妈说,儿子的学习方法是紧抓课本,其次才是课外资料,作为妈妈也从不过问他的学习情况,只是在一旁默默关心。一个细节让姜妈妈很是惊讶,偶尔抽查他的学习知识时,她发现儿子竟能对答如流,其程度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活泼好动,高中三年坚持跑步
姜麟锟在学校里是一个出了名的“跑步健将”,高中三年是学习的三年,也是麟锟跑步的三年。
“我儿子的爱好不多,每个都有一些,但是最让他喜欢的就是跑步。”姜妈妈说,初中时麟锟就喜欢跑步,“一不小心”就跑到高中。“在高考的前一天,我儿子还在坚持跑步,作为妈妈,本来想叫他放弃最后一天的跑步,但是看他那坚持的样子,又不忍心帮他做决定了。”对于儿子的这个兴趣,姜妈妈颇显无奈。
虽然还未填报志愿,但姜麟锟已收到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抛出的橄榄枝。他妈妈说最终会在这两所名校中作出选择。专业选择上父母倾向热门专业,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儿子,“这么多年都是他自己照顾自己,选择院校和专业也让他自己做决定吧!”姜麟锟父母对儿子的选择很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