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孤儿不孤单 求学路上爱心不断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孤儿不孤单 求学路上爱心不断

 

孤儿不孤单 求学路上爱心不断

N海都记者 林新榕/文 肖春道/图

海都讯 她们身世堪怜,出生时父母就抛下她们;她们处境堪忧,别无依靠。每年助学活动中,海都助学小组总会走访到一些孤儿:她们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她们坚强懂事,扛起了家里半边天……然而,不论她们在考场上如何应对自如,眼下却遇到了一道难题:因为生活窘困,她们不知道两个多月后,自己能否继续求学。

宁德市鸿爱慈善会负责人杨烽介绍,在今年海都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中,宁德当地的义工加强了对片区孤儿高考生的摸排工作,争取不落下一个有困难的学生。如果您想“一对一”帮助档案学子,可以拨打18084713600和我们联系。

学子档案23 缪美霞

柘荣一中 省质检成绩:文科529分

不是亲妈胜过亲妈 再苦也要供读书

缪美霞的命运,犹如闽东山区的山路一样,蜿蜒崎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后来被好心人收养,但养父6年前突然去世。缪美霞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父朋友的媳妇袁爱月看孩子实在可怜,不顾公婆和丈夫的反对,执意将缪美霞接到家里照顾,供她吃穿,还供她上学。

“虽然我口上喊她‘阿姨’,实际上我已经将她当成妈妈。”缪美霞说,“阿姨”有个儿子也在读书,但“阿姨”还是尽可能给出她能给的。

袁爱月说,她丈夫开小货车谋生,家里经济压力很大,但缪美霞从小就被遗弃,而且经常被人欺负,她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才将她当亲人一样照顾。而小女孩也很争气,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这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15年含辛茹苦,不是亲妈却胜过亲妈。”这是柘荣一中不少老师对袁爱月的评价。命运虽然无法重来,但缪美霞却遇到了许多好心人,孤儿不孤单。

学子档案24 刘雪花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 省质检成绩:理科460分

两次被“送人” 命运弄人不低头

刘雪花刚出生那年就被亲生父母“送人”,7岁那年养父母又将她“送人”,现任养父3年前因病去世,养母含辛茹苦将她培养到了高中。现在,67岁的养母还在努力给她筹集学费。

高考结束后,刘雪花和养母每天清晨4点多都到山上采茶,一直到傍晚6点多。中午就带着八宝粥或早上多煮的稀饭在山上凑合一顿。从清明后到9月底,是采茶的旺季。从9岁开始,十年来,只要有空,刘雪花都会陪着养母一起在山上采茶。

靠着微薄的采茶收入,母女二人勉强凑合着过日子。当初为了给养父治病,家里欠下了不少外债,亲戚朋友也不好意思上门追要。刘雪花说,上大学,除了实现给养父的许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债务,让养母安享晚年。

学子档案25 魏雪娟

柘荣一中省 质检成绩:理科512分

安家寺院20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柘荣县东源乡王家山村深山里,有一座三四十年历史的寺院。魏雪娟自打记事起,就生活在这,看护寺院的两位八旬老人就是她的养父母。对于自己的身世,魏雪娟一无所知,但她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魏雪娟说,她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学校一放学,她就马上赶回寺院,帮忙照顾年老的养父母。所以,平常外面的生活接触得很少,同学都开玩笑喊她“村姑”。

寺院里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很多好心人都非常同情魏雪娟。在上高三时,柘荣一中的谢敏贞老师,更是将她接到了自己家中。还有一些好心人给她送吃的、送穿的。

对于自己的大学梦,魏雪娟说,她已经迫不及待。眼下她最担忧的,就是学费和年迈的养父母,她希望能有好心人资助,帮她完成大学学业。

两种捐款方式

1.“邮储一对一账户”

即日起至9月1日,您可以通过省内各邮政网点、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不含厦门)下辖邮储网点,向本报助学行动组汇爱心款项,只要注明“爱心捐款”字样,一律免收汇费。收款人:海峡都市报阳光助学行动组,汇款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84号。

如果您有特别想捐助的学子,请在备注栏里写上学子姓名。2.转账汇款账户

广大市民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直接把爱心款汇给我们。户名:海峡都市报社,账号:1402013109004603888,开户行:工行名店街支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