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同堂咨询四名医,是海都读者特有福利”
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7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堂咨询四名医,是海都读者特有福利”
“婴幼儿急救讲座”火爆开讲,省妇幼的王世彪等专家折服听讲家长;订阅海都报,加入海都健康QQ群455630680,将有更多机会与名医面对面
王世彪指导家长学习倒立拍背法,可帮小孩吐出异物
王世彪演示推压腹部法催吐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苏燕梅/文 毛朝青/图

实习生 江茜 温梓琦 方玲

海都讯 昨日下午,在海都大厦,“婴幼儿急救讲座”火爆开讲,省妇幼保健院名医王世彪现场演示了多种急救方法,上百名家长举着手机,全程拍摄,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原计划一小时的讲座,持续了95分钟。

若大家都懂急救 一半生命可挽回

“若大家都懂急救,一半的生命可以挽回。”刚开场,王世彪就指出,意外伤害是1~14岁孩子的“头号杀手”,其中,约50%意外发生在家庭,伤亡率超过85%。随后,他针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伤亡的五大原因,演示了不同的急救方法。他强调,要坚持急救至救护人员赶来,只要坚持,遇险者生还的几率就高得多。讲座后,省妇幼保健院的名医吴典明、林海、郭敬民也赶来助阵,逐一为海都读者现场解疑。

“这些名医一号难求,能同堂咨询4位儿科专家,是海都读者特有的福利!”现场的海都读者都为各位专家的专业素养所折服。

看海都报入健康群 优先报名听讲

因场地限制,不少读者无法到现场,记者整理了现场的急救视频、相片、医生讲座资料,分享到海都健康QQ群455630680,未到场的读者纷纷说讲座“太精彩了”,来到现场的未入群读者也争先入群下载资料。

海都报健康讲座,只为海都读者打造!今年是海都报创刊18周年,特推出“十八名医讲堂”,这是第三场。今后,还将为读者与订户举办多场高品质的健康讲座。

订阅海都报,加入海都健康QQ群,您就能获得最新的讲座、义诊消息,还可以优先在线报名,或者在群里说说最想听什么类型的健康讲座。海都报统计后,将选择呼声最高的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名医,为您量身定制专场讲座。

车祸:先救命,后救伤

危险指数:★★★★★

“约19%意外发生在道路上。”王世彪提醒,13岁以下未成年人应使用安全座椅,一旦发生车祸,先救命,后救伤。

如果心跳与呼吸停止,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胸外心脏按压每分钟不少于100次,1次呼吸应配合5次按压。人工呼吸,吹气频率应控制,儿童18~20次/分,婴儿可稍快,每隔4次,检查一下婴儿是否有呼吸。

如果孩子休克,应把孩子平放地面,垫上毯子,使头部位置较低,头偏向一侧。如果没骨折,可把下肢垫高,让血液流向心脏。这时,不要给孩子喂食,可喂点水。

溺水:低体温,也不轻易放弃

危险指数:★★★★

入夏后,溺水事故频发。王世彪说,应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救出水面,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然后大人单腿跪地,一条腿屈膝,让孩子的肚子趴在大人的膝盖上,头下垂,大人用手按压孩子背部,尽量让嘴、鼻子、气管和胃里的水流出。

如果孩子停止呼吸,先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他强调,做心肺复苏,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按压时,尽可能不中断。

“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体温情况下。”他说,一旦遇险者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促进血液循环。

烧灼伤:先用冷水浸泡

危险指数:★★★

“烧灼伤77%发生在家里。”王世彪说,每年因意外火灾死亡的儿童超过700人,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2位儿童因此死亡,尤其1~4岁,是多发年龄。

他提醒,小孩烧灼伤,先用冷水浸泡烫伤部位10~30分钟,直到无痛感,再揭开粘在皮肤上的衣裤残片,用清洁的纱布或床单遮盖创面,不要挑破水疱,不要乱涂,不要摩擦皮肤。简单处理后,送医院治疗。如果大面积或重度烫伤,应迅速脱离热源,用清洁的床单包好,立即送医。

摔落:身上淤青,别急着揉

危险指数:★★

“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王世彪说,跌落最易发生在家里、宿舍,占43%,学校占21.9%,街区占21.1%。

跌落时,小孩多数在玩耍。他提醒,如果孩子从高处摔下,身上磕青了,或起了大包,不要急着揉,越揉淤血越厉害。如果头朝下摔的,要注意孩子有没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象,一旦发现,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刻送医。如果孩子摔倒,胳膊不能动,或不能走路,很可能骨折。

如果怀疑孩子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把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