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城事/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就是这位龙岩小伙 创办了美团网
平潭老街:一里六提督十二总兵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潭老街:一里六提督十二总兵

 

N海都记者 李熙慧 通讯员 余小燕

海都讯“圣眷峥嵘甄才阀阅,皇恩浩荡立品珪璋”、“灼顶展孝思朝廷表德,昂首成壮志钟鼎铭动”这是两幅刻在平潭水陆提督詹功显故居上的对联。

当年,道光皇帝拨银一万三千三百两敕建成这座元戎第。

朱红色墙壁的庭院伫立于石板路上,门口两只石狮子透出沧桑感。推开三米高的木门,这座有四进深的庭院就显现真空。在詹家族谱上,记载着家族内的三代男儿与清代海防事迹。

平潭文史专家詹立新介绍,平潭旧称海坛,历史上海坛曾是闽省门户、浙粤要冲,地理位置险要。平潭因此成为历代朝廷所重视的海防战略要地。许多热血男儿选择行伍为业,纷纷走出海岛,寻找出路,成就了水师家族的一代代传承。

清代《平潭县志》所说:“闽在岐海之中,海定,闽无不定。闽之门户,又以平潭为要区,内而襟带浙粤,外而控制台澎。平潭定东南,半壁之海无不定矣。”平潭,因台湾海峡的险要位置,造就了一批尚武精英。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朝在平潭设海坛水师镇至道光年间的160多年间,平潭老街走出了6名提督、12名总兵,还有其他60多名不同职衔的武官。其中包括康熙江南提督蔡炳、乾隆广东提督黄有才、乾隆温州总兵施恩、虎门水师提督施国鳞(施恩之子)、福建水师提督施德高(施恩之孙)、道光虎门水师提督陈应运以及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金门总兵江继芸等。水师人才及水师文化在整个中国沿海地区绝无仅有。

 
3上一篇  
 
   
   
   
关闭